图:中大建立“鱼类过敏阶梯”,让鱼过敏患者毋须不必要地戒口。
鱼类含有蛋白质、Omega 3等丰富营养,有助儿童成长,但不少人对鱼类过敏,往往两、三岁开始有过敏反应,郑晴也有不少朋友对吃鱼过敏,因而戒吃所有鱼。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引起过敏的元凶是鱼肉含有的小清蛋白,有些鱼的致敏度较低。研究团队建立“鱼类过敏阶梯”系统,过敏科专家可参照为患者提供更精准诊治,以免患者不必要地戒口。
研究招募了249名鱼过敏儿童患者,平均4.2岁。研究团队收集他们对不同鱼类的特异性IgE(一种与过敏相关的抗体)的浓度,分析对各种鱼类的相对耐受性。
鳕鱼三文鱼吞拿鱼低致敏
研究发现,四成患者不会对特定鱼类过敏。鲗鱼、鲇鱼、鲩鱼的致敏度最高,其次是石斑和鲱鱼,而最低致敏度的是鳕鱼、大比目鱼、三文鱼和吞拿鱼。
研究又发现,三分之一参加研究的患者对虾、蟹、蚬、带子等甲壳类或贝类海产并无过敏。而且,部分患者对部分致敏度低的鱼类有耐受性。
领导今次研究的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教授梁廷勳表示,找出有效评估鱼过敏患者能吃及不能吃哪些鱼类,可为他们提供适当和安全的临床建议。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卫懿欣说,过敏科专家为病人诊断时,可先从致敏度较低的鱼类开始,有助更准确诊断,让病人重新进食小清蛋白水平低的鱼。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助理教授梁诗彦说,气道阻塞、过敏性休克等鱼过敏反应可以致命,因此,鱼过敏患者即使对部分鱼类有耐受性,食鱼时亦不可掉以轻心。他们应接受彻底的过敏评估后,在过敏科专家的监督下,逐渐增加食用耐受鱼类的分量。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