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香港家庭福利会昨日举办第23届朋辈调解计划嘉许礼,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社交平台表示,年纪小小也可成为调解员,同学们完成8至20小时的朋辈调解员训练、调解教育等活动后,期望能学到多聆听和运用同理心,以和平的方式化解冲突,不仅在原生家庭中,将来踏足社会时也能继续发挥调解精神。此外,律政司昨日开展第二阶段的“传承共建 法治社会”法治教育领袖培训计划,林定国希望透过本次课程,提升教师对于香港法治和普通法制度的认识。

  林定国指出,律政司近年一直积极与年轻一代建立沟通桥梁,多聆听他们的想法和鼓励他们参与更多推广调解的工作,如律政司今年5月举办的调解周暨调解会议,其中一天就是以青年为主题。

  他认为,年轻一代拥有无限的潜力,对于社会的未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让他们从小认识调解,犹如身上种下一颗和平的种子。林定国形容,调解的应用不只限于朋辈、学校和家庭的范畴,亦能实践在社会各个领域,例如邻里关系、劳资、消费者与商户的纠纷等。

  此外,律政司昨日正式开展第二阶段的“传承共建 法治社会”法治教育领袖培训计划的首天基础课程,以多元互动、有趣方式向约120名在各自的学校负责或参与跟法治议题相关的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培训,提升他们向学生及其他教育界持份者推广一致和正确法治信息的能力和效益。

  老师以身作则 才能做好法治教育

  林定国致辞时表示,做好法治教育,最重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例如自觉性的守法意识,法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一种价值观。

  林定国指出,法治观念有一位“孪生兄弟”,名叫国民身份认同。法治是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法治,要培养及灌输的是尊重及遵守以国家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为基础的法治。

  “若不具备国民身份认同意识,不理解、不接受自己是中国人,逻辑上不可能期望他会尊重香港的法治。”林定国说,法治教育必须与培养国民身份教育,平行发展,才能有所成。培养国民身份认同涉及爱国教育,在他看来,爱国教育的关键以八个字就能总结,即“休戚与共、同喜同悲”。

  他续说,要有效传授法治相关价值观,老师必须以身作则。林定国分享亲身经历指,例如小时候,自己的老师教学生不要随街买东西吃,但第二日早上,林定国便看到老师在街头吃咖喱鱼蛋。这经历令他反思,究竟是否还要听从老师日前所教的事情。因此,林定国认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