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经营成本上升、人手不足等原因,令本港私营回收业不断萎缩。
垃圾收费的政策目标是鼓励源头减废,但政府的“绿在区区”回收网络覆盖有限。回收业人士表示,私营的街头回收店扮演重要角色,但近年因经营成本上升、人手不足等原因,回收店数量和规模不断萎缩,过去五年间,由300间大减至现时只有大约150间,担心若继续减少,会影响本港的回收工作。
经营废塑胶回收商向大公报记者透露,回收业正面临空间不足、出口成本趋升等种种营运问题,他认为想要做好回收,回收品本地重造是出路。\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文) 林少权(图)
下游回收商“刘财记”每天都会从街角店、绿在区区及政府部门收集不同的回收品,包括纸张、塑胶及金属进行处理。面积5万平方呎的回收工厂,时刻都被塞得满满,涉及工序包括回收、出口、重造工作。
比“绿在区区”更有弹性
市民回收一般有三个途径:绿在区区、屋苑的三色回收桶、街头回收店。“街头店的覆盖点广,能够弥补‘绿在区区’的分布不足问题。”刘财记负责人、香港环保废料再造业总会会长刘耀成表示,租金上涨,人工高等因素影响,街头店近年明显萎缩,五年前全港有300多间,现只剩大约150间,店舖面积以往有1000平方呎左右,现时不少已缩到只剩约100平方呎。除了市民更难找到回收点,店面空间不足,也衍生不少问题,最常见的是回收品要放出街的阻街问题。
回收品出口价格近年持续低位,废纸出口价格约为1200元一吨,金属以铁为例则卖约2200元一吨,塑胶仅能卖100多元一吨,扣除运输成本、租金及人工,利润不大。刘耀成预料,街头店或会进一步萎缩。
“这些店舖其实扮演着重要角色。”刘耀成说,相比“绿在区区”,街头店年终无休,也愿意回收很多是“绿在区区”不愿回收的东西,例如旧傢俬,街头店愿意回收后自行分拆,但“绿在区区”就更倾向接收已分拆好、清洁好的回收物。
流动回收车运载力有限
近年街头店开始转型,有流动车队到各区进行回收,机动性提高,成本降低,但装载量有限。虽然一辆货车可装3吨回收品,但货车不能进行压缩工作,也不能存放,往往只能装一吨左右便满了,处理的回收品数量减少。
“空间问题,着实令人烦恼。”刘耀成以自己工厂处理废塑胶为例,光是塑胶就分为七类,一般而言,除了第七类塑胶(OTHER),其余六类塑胶是常见的回收塑胶,最多是常用作矿泉水、汽水或茶饮等宝特瓶的一号塑胶(PET)。当处理时,虽然都是PET,但不同颜色要分开收集。价值最高的是透明、然后是白色、棕色及绿色等。
每天,工厂可以处理5吨PET塑胶,但每次只能处理一种颜色,其余的就只能先作储存,直到数量够了,才能开机。如果颜色分类不当,出来的塑胶价值很低,只能重造为一些低档的工业包装物料。而纯色的PET就能溶掉后拉丝,造成聚酯,送到内地制成人造纤维,可重新成为衣物材料。而5吨的塑胶相当于20架货车的载量,但以仅百元一吨的出口价。
“髒臭印象”碍新人入行
人手不足也成为回收业界的一大难关。以“刘财记”为例,厂内的外劳占一半人手,“其实工资不算低,一个新人入行,月薪也有约2万元,但本地人就是不做,嫌髒。”他说回收业现时已干净多了,大多数回收品到厂时,市民已经清洗干净,不太髒,也没什么味道。
除此以外,运作的时间也受限制,效能亦无法发挥到最大。现时,“刘财记”的机器每天能够运作10小时,处理大约5吨PET胶,若能24小时运作,产量可高一倍,但香港寸金尺土,工厂虽已设于上水,但附近有不少乡村,机器晚上运作会发出噪音,难以24小时运作。
刘耀成表示,本港的回收业正面临萎缩,对鼓励回收会是一个大挑战。要改变这个现状,政府要想办法增加支援街角回收店,强化关于回收业的教育宣传,改变市民对回收业又髒又臭的传统印象等,但该如何进行,需要政府与业界多磋商。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