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有内地学者认为,面对日韩方面的蚕食,我国不能再只造提供药物的源头,应加强产学研能力,夺回中药标准话语权。

  中药在国际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内地专家警示,日、韩等国近年不断加速从我国收集中药药方,透过收购、增资扩产和合作等资本运作,把控中药材资源,建立自己的“汉方药”、“韩医药”等体系,弱化我国中医药地理标示和地位,谋求建立植物药剂、草本药剂的国际标准化,争夺中医药的话语权,抢占国际国内市场。

  中医药被他国去中国化,如何破解这个困局?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叶文祺表示,香港应善用自身优势,做好科研、服务及药材标准的衔接,提升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认受性,以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黄山

  对于中医药面临的危机,业界有“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的说法,凸显了我国中药产业的隐忧。对此,加强对中医药的智慧财产权保护,掌握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增大对濒临枯竭药材科研培育刻不容缓。

  透过收购、增资扩产和合作等资本运作,控制中药材的原料、品牌和通路,不断在我国增大优质药材种植面积,把控产源,以及确立国际标准,再以“汉方药”、“韩医药”体系替代源于我国的中医药体系,是近年日、韩等国一直在加速进行的做法。许多中医药企业持有未公开的秘方,一旦被外资收购,将严重危害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生命科学创新论坛监管协调指导委员会中,日本与韩国先后开办了传统医学中药材品质管理培训,并在推进中药材标准化工作中提出了“中药材种植的全球化”、“传统方剂中药材的非产地化”等观点,这将快速弱化我国中药材地理标志所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影响中药材产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降低我国中成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世界中草药专利 中国仅占0.3%

  中药面临的挑战不但严峻,且负面影响深远。

  挑战一:日韩欲撕裂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安渝、四川省医疗设计创新促进会副秘书长程克寒认为,日本和韩国都采取了“重药轻医”的策略,大力推广“去中医化”的汉方成药零售普及。日本药厂频频收购中药企业后,在外资管理下,中医药企业需遵守新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外资介入是否会削弱中医药的地位和影响力?外资把中医药产品推向国外市场,外国人将如何理解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均是不容忽视的隐忧。

  挑战二:日韩谋求建立国际标准,与我国争夺话语权。中药迈向国际,一直是困扰国内药厂的大问题,但日本的汉方药不仅在国际上取得成功,也确立了国际标准。近年来,以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为代表的机构不断推进植物药剂、草本制剂的国际标准化,包括药效评估、用法用量、草本制剂品质、副作用报告等。如果日韩掌握中药材种植、炮制与中成药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工作的话语权,两国可能会设定新的品质管理标准,让我国中医药产业不得不调整以符合新的标准。

  挑战三:日韩注重收集药方,中华瑰宝面临变成他国“专利”的困局。中医药传统知识被国外占有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国际公司正在透过会议、学术交流、留学派遣、合作建厂等方式不断收集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技术。今年4月举行的中国中医药高品质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介绍,《世界专利资料库》资料显示,在世界中草药和植物药专利申请中,中国的专利申请仅占0.3%,日本却占全球中成药专利的70%以上;不仅如此,日本利用我国《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的210个古方获得了专利。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韩国申请的《东医宝鉴》初刊本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而这部韩国药学史巨著主要是中医著作的综合整理归类。

  面对中药的种种挑战,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叶文祺指出,世界卫生组织于2023年8月举办首届传统医学高级别全球峰会,强调传统医学是医疗系统的基石,而亚洲不同地区都从内地引入各式各样的中药材及中医服务,可见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渐增加,亦反映未来中医药会有庞大的市场需求,香港应把握时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抓紧这个难得的机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2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当中提出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服务贸易发展及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叶文祺强调,香港应善用自身优势,做好科研、服务及药材标准的衔接,提升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认受性,以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

  检测中心确保药材安全及品质

  叶文祺认为,香港中医药发展有扎实的基础建设,这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一大优势。政府自2017年开始运作中药检测中心,专责中药检测科研,并建立国际认可的中药材参考标准(“港标”),以确保中药材的安全及品质。而明年出台的“数码化中药平台”,可以把实物中药标本数码化,并透过科学分析遗传可溯源性,为业界提供更全面的中药鉴定资讯,以提高业界在采购中药时的鉴别能力,有助进一步提高本港中药品质,建立本港中药品牌安全可靠的形象,从而推动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中药的国际贸易。

  此外,香港需要强化中医药科研的生态圈。政府正透过不同途径为中医药研究商品化提供支持,例如透过中医药发展基金,资助中医药应用调研及研究,以及为优化中成药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和中成药注册提供资金支持等。然而,一个成熟的生态圈有赖不同界别及持份者的互相配合,包括中医师、中药供应商、中医医院、中医诊所、大学、中药检测中心及研究人员等。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