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道稱,北約計劃未來一年在日本設立辦事處,該辦事處將作為聯絡處使用,北約國傢和日本可以通過這個機構就各類事務進行協商。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日(4日)對此指出,這應當引起地區國傢的高度警惕。
△ 今年4月,日韓澳新四個亞太國傢受邀參加北約外長會
北約近年加大和域外國傢的軍事勾連,對亞太地區動作頻頻。
就在上個月,北約邀請瞭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四個亞太國傢高官參與北約外長會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期間大放厥詞,污蔑中國“挑戰北約的安全利益和價值觀”,直言不諱地表示將與“印太四國”合作,應對所謂的“中國挑戰”。
而在今年1月底,作為近6年來首次訪問日本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發表聯合聲明,聲稱雙方將在海上安全、網絡空間、軍備控制等領域展開合作,同時不忘拿中國軍力以及臺灣問題說事。
△瑞典《哥德堡郵報》網站報道截圖
北約作為一個區域性、防禦性聯盟,卻不斷突破傳統防區和領域,挑動矛盾,制造緊張,不斷加強與亞太國傢軍事安全聯系,這背後到底有何圖謀?
誕生於美蘇對抗冷戰時代的北約,並沒有隨著冷戰結束而走向消亡。相反,其作為美國主導的囊括絕大多數歐洲國傢的單一多邊安全機制,在“鬥垮”蘇聯後,正逐步成為美國維護及擴張霸權的核心安全工具。
“北約亞太化”則是北約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引人關註的便是北約與日韓的迅速靠近。去年夏天,日韓首腦首次參與北約峰會,雙方合作內容進一步“去虛向實”。
目前,日韓已經是北約“全球合作夥伴”,先後加入北約下屬的網絡防禦合作中心,具體合作內容正由傳統的人員、船艦互訪逐步向情報共享、聯合演訓,甚至武器裝備聯合研發等敏感領域深化。
而從北約自己發佈的文件中也可看到,這一切都意有所指。
2022年6月,北約推出的《2022戰略概念》中,俄羅斯被稱為“最大且直接的威脅”,但中國也已成為其“系統性挑戰”,並刻意將所謂印太安全與萬裡之外的北大西洋安全相連接。
隨著中美戰略博弈的持續深化,實力相對衰落的美國越來越依賴盟友的力量遏制甚至打壓中國。
更值得關註的是,美還有意將北約和臺灣地區進行“深度連接”。2022年底,美國會審理“臺灣政策法”原始文本中,曾明確要求將臺灣視為“主要非北約盟友”,賦予其一系列經濟和軍事權利,但顧忌批評聲浪過大,美參議院外委會將其改為“在軍備轉讓問題上,應以主要非北約盟國待遇予以對待”。
但這並不能改變美國罔顧“一中原則”,說一套做一套,妄圖將臺當局納入其軍事安全盟友體系的事實。
美西方力推的“北約亞太化”體現的是一種源於冷戰的僵化的對抗思維,隻會激化現有已經復雜的地緣矛盾,制造更大的地區安全困境,攪亂甚至打破亞太地區的穩定和繁榮。
亞太是和平發展的熱土,不是地緣政治爭奪的棋局。
不走亞太合作的正道、偏走挑動對抗的邪路,終會遭受反噬。假手北約在臺灣問題上“切香腸”,美國人的伎倆也早已被世人看穿。
正如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日前所表示,我們敦促北約摒棄冷戰思維,放下傲慢偏見,客觀看待中國發展和內外政策,樹立理性對華認知,停止禍亂亞太的危險行徑。
監制 / 胡翼
主編 / 伯皓 力仁
值班編輯 / 謝超
校對 / 一粟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