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臺媒

臺北市第一女子高中語文老師區桂芝批臺灣地區2019年版新課綱刪除顧炎武“廉恥”一文引發熱議。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這幾年校園裡“禮義廉恥”標語也愈來愈少,包括臺中市長盧秀燕、雲林縣長張麗善、新竹縣長楊文科等縣市,都陸續把“禮義廉恥”掛回校園,高雄則有傢長團體捐贈各校“禮義廉恥”牌匾,希望“由形入心”、潛移默化孩子的品德教育。

盧秀燕2019年響應“全臺傢長協會”發起的校園懸掛“禮義廉恥”牌匾活動,她說,社會快速變遷、人際關系愈趨復雜,品格教育就愈顯重要,品格是漫長、艱巨且最重要的教育工程,要堅持推動下去。

臺中市教育局表示,臺中的中小學共五十二校響應懸掛“禮義廉恥”牌匾,市府也將品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總體課程計劃”,積極將品德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

張麗善在2020年宣佈要重新找回“禮義廉恥”,縣府編預算打造一百九十三塊“禮義廉恥”牌匾,掛在全縣公私立中小學校園,並邀學者專傢依課綱精神編列品格教育教材。

張麗善說,隨著蔣介石銅像退出校園,連“禮義廉恥”四字也被收進倉庫,恢復“禮義廉恥”校訓,是希望把雲林的孩子教得有品德、懂得孝順、明辨是非、知反省。

楊文科也在新竹縣九所初中小掛上“禮義廉恥”牌匾,他說,上任後才知道校園內已無“禮義廉恥”品格標語,他的成長年代都有禮義廉恥校訓,對照現在的社會風氣,小朋友成長時還是要有禮義廉恥的教育,對人格養成比較好。

高雄市傢長協會四年前開始募款,發起為學校設立品格標語行動,捐贈“禮義廉恥”牌匾給超過六十所學校。

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說,前幾年“促轉會”要求蔣介石銅像、照片等退出校園,有些校園會因活動、修建或推行雙語等因素,用新的座右銘或品格標語取代禮義廉恥,但這四字仍被放臺北市十三項品德核心價值內,透過機會教育、生活實例教育小朋友。

張麗善2020年在全縣各校掛上“禮義廉恥”牌匾時,引來民進黨“立委”蘇治芬指稱,禮義廉恥曾是全臺校訓,一直都是蔣介石的思想教育工具,是威權教條鉗制思想的成果。

當時,臺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蘇治芬有一點說對瞭,威權教條遺緒在臺灣確實仍延續至今,那就是民進黨還在力推“保密防諜”。在威權年代,因“反共抗俄”意識形態而衍生的“保密防諜”,成為臺當局濫權的借口,而今民進黨把“反共”變成“反中”,因此無限上綱把所有反對者打成“親中”“賣臺”,甚至制定一個又一個濫權“法律”,這才是“獨裁遺緒”。

文章指出,特權階級橫行,也是民進黨批評的“威權統治”象征,但在這方面,民進黨當局也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朝“執政”,各種酬庸、破壞文官體制、獨立機關不獨立皆成常態,且越來越肆無忌憚。這樣的“威權復辟”,蘇治芬和民進黨為何都視而不見?曾高掛臺灣各校園的“禮義廉恥”,正是塑造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養分,卻因民進黨“執政”而逐漸退出校園。若連“禮義廉恥”四字都不能掛,才顯示民進黨已走上“威權復辟”瞭!

島內傢長團體自發推動校園禮義廉恥復興,獲熱烈回響,但有老師不諱言說,若太高調推行,怕被冠上“威權復辟”。有校長說,取下的禮義廉恥牌匾不會再掛上去,畢竟現在綠營“執政”不想自找麻煩,以免被點名做記號。

海峽導報記者方艷艷 整理報道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