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批判“去中國化”課綱的視頻在島內外均引發熱議,視頻中慷慨激昂發言的是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語文老師區桂芝。她指出,回首20多年的臺灣教改,始終在“去中國化”的幽靈原則指導下,讓各級學校、老師、學生沉入愈來愈黑暗的教育深淵,走向沒有光的所在。
區桂芝痛批的無恥課綱,是臺教育部門2019年啟用的課綱,其中大量刪減的文言文中就有顧炎武的《廉恥》一文。此外,區桂芝指出——
新課綱還刪掉瞭唐代文學傢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那是一篇處理個人生命挫折的重要范文;刪掉瞭北宋政治傢范仲淹的《嶽陽樓記》,從此學生們可能以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個神話,也失去認識一個建立生命高度、學習大我關懷的典范;刪除瞭戰國時代儒傢學者荀子的《勸學》,令學生失去思考學習的意義、方法、步驟的導引佳作;刪除瞭《臺灣通史序》,讓學生不知道臺灣民眾的祖先多重視民族精神、文化香火,這是犯下萬死莫辭的罪行。
左為區桂芝老師 右為臺北中山女高退休教師段心儀 圖源:臺媒
“軟土深掘”是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民進黨當局在課綱問題上的作為,非常貼切。
蔡英文剛上任時就開始修改課綱,用“東亞史”取代“中國史”,後又有2019年的新課綱,雖藍營群眾和知識分子激烈反對,也不影響其決心,如今已全部落實在島內學校教學中。其所造成的後果就是現在島內的年輕人已經沒有多少人能背出朝代的順序,也叫不出幾位古人的姓名,讀不到幾篇好的古文、古詩詞,更別談背幾句《論語》《孟子》瞭。至於地理,大概沒幾個人知道洛陽、開封在哪裡,正如島內網友所說,“歷史已經被改的不是歷史瞭”。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8日)下午在臉書發文“向北一女語文老師致敬”,表達對區桂芝老師的正義感與道德勇氣的敬佩之意——
她真正瞭解“文以載道”的傳統與高中語文老師“傳道”的重要任務,希望教育部門能從善如流,深入檢討課綱的缺失,別再讓各界失望。
臺灣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傢同直言,區桂芝老師嚴厲批評2019年課綱對臺灣社會有重大影響,他喊話臺教育部門應該出面解釋,相信“一定有能力解釋清楚刪掉那幾篇文章的原因”。
遺憾的是,臺教育部門僅回應稱,2019年課綱沒有廢棄禮義廉恥,而是鼓勵學子思辨和在生活中實踐;倒是民進黨2024候選人賴清德競總發言人戴瑋姍似乎回答瞭這個問題,稱“並非刪除特定文章”,但她辯稱“教材出版跟教學現場,可以因應課程需要自行選材”;臺行政機構副職負責人鄭文燦今天也反駁稱,“臺灣在重要的教育指標評比中都名列前茅,和這位老師的批評有很大落差”,還強調“不要輕易否定臺灣目前的教育成果”。
賴清德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態度與立場都很清晰,他與民進黨當然無可寄望。
臺灣民眾黨2024候選人柯文哲競辦總幹事黃珊珊今天上午在回答未來若當政是否會調整課綱時表示——
課綱有很多問題,要怎麼給孩子正確的國際觀、歷史觀,這些東西是很客觀的,所以不要特別針對什麼,要去綜合教師意見,找一個好的方式處理。
國民黨2024候選人侯友宜今天(8日)表示,臺灣已經3年沒有召開教育發展會議,他上任後會親自主持,要凝聚多元的聲音好好討論2019年課綱該如何做好調整。
文化認同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攸關臺灣未來的根本問題。在即將到來的2024選舉前,一位語文老師的中國文化自覺,讓島內有志於“大位”的三位候選人乃至整個臺灣政治場域,有瞭關於文史課綱的討論。臺灣民眾的確要嚴肅地詢問各位候選人,他們上臺後文史課綱的立場為何,是要撥亂反正,還是讓其繼續貽害眾生?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