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臺媒

“缺”,是新鮮出爐的“臺灣2023代表字”。

這個年度代表字,是從臺灣各界名人推薦的58個字中高票當選的。短短20多天的時間裡,多達65043人積極參與此項投票。對比平常采樣不過1000多人的選舉民調,這個“缺”字的中選顯然更具紮實的社會共識基礎。

推薦這個“缺”字的,是現任桃園市長張善政。他解釋說,自己之所以選取並推薦這個“缺”字,是因為缺錢、缺蛋、缺電等各種問題讓臺灣人相當缺乏安全感。而臺灣網友的評價則是,“取得妙”,但“缺的不止這些”。

那麼,如今的臺灣到底“缺”的是什麼呢?

關於這個話題,臺灣網絡上有一則廣為流傳的笑話:“前方缺肉!後方缺蛋!院方缺藥!南方缺水!園方缺電!我方缺錢!”

圖源:臺媒

關心臺海時政的人應該都能看懂,這則笑話嘲諷的,就是“民進黨上臺把臺灣搞到什麼都缺”的無奈現實。蔡英文上臺的頭四年,讓人印象最深的是“五缺”,也就是臺灣工商界高度不滿的“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經過蔡英文當局近八年的“努力”,工商界現在都不怎麼喊瞭,因為“老五缺”問題仍然還在,但已經成不瞭焦點,如今讓全臺灣火大的,是“缺蛋、缺藥、缺房、缺錢、缺安全”的“新五缺”……

還記得“臺灣2015代表字”嗎?是“換”。

這個字當年中選的時空背景,是八年前的2016年“大選”。作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時痛心疾首地喊話,“臺灣生病瞭,但生病的不是民眾,而是這個‘政府’,要把這種病治好,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政黨輪替,換一個有改革決心、改革能力的‘政府’,這種病自然就會好”。最終,民心思“換”的臺灣人,用創紀錄的689萬票和56.12%得票率把她捧上瞭臺。

那麼八年過去瞭,蔡英文回報給臺灣社會的是什麼呢?

無需贅述具體事證,翻看這些年的“臺灣代表字”,正常人應該都會“點滴在心頭”——2016年的“苦”、2017年的“茫”、2018年的“翻”、2019年的“亂”、2020年的“疫”、2021年的“宅”、2022年的“漲”,然後到2023年的“缺”。

民進黨的嘴,騙人的鬼。在這方面,臺灣民眾其實已經有足夠多的痛苦記憶:陳水扁當年參選時喊的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然後讓臺灣人足足體驗瞭八年的“有夢見鬼,失望相隨”;蔡英文參選時吹完“十年政綱”吹“十大政策”,上臺後大搞“前瞻計劃”“特別預算”突擊花錢,最終給臺灣社會帶來“十缺”噩夢……

但“神奇”的是,整整“作”瞭四任十六年的民進黨,卻始終可以老神在在,不以為意。甚至那個以行政機構負責人身份一手將“五缺”升級成“十缺”的賴清德,如今還成瞭民進黨炙手可熱的2024候選人。他還敢大言不慚地放話,“臺灣不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最缺的是信心,對臺灣的信心”。

不得不說,經過多年來的代際更迭、變異,綠營政客“傑出”如賴清德者,其睜眼飆瞎話的能力已到世所罕見的地步。那麼,賴清德的這份“自信”又是從哪來的呢?當然是這些年來被忽悠瘸瞭的,“肚子扁扁也要票投阿扁”、“身無分文也要挺蔡英文”的“死忠”。

對於臺灣之“缺”,馬英九曾感慨道,“臺灣並不缺技術、資金、人才。最缺的,是一個頭腦清楚、知錯能改的‘政府’”。

這話說得對,但還不夠透徹。臺灣最缺的,是為政者缺德,盲從者缺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