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滄海一粟”是人人瑯瑯上口的成語,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語出自蘇軾的《前赤壁賦》。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展出蘇軾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網友發現帖中原文寫的是“渺浮海之一粟”,根本不是“滄海一粟”,疑似是後人抄寫筆誤,才導致錯誤以訛傳訛,誤傳千年。
臺媒報道稱,有研究學者曾推測,可能是“滄”和“浮”字形相近,加上真跡隻有少數人能看到,才會在傳抄或出版印刷過程中誤植。
報道認為,從語意來看,“滄海一粟”指的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浮海一粟”則是浮在海面的一粒米粟,顯然後者更具意境,也更加合理。
對此,臺北故宮博物院也坦言,可能是後世抄寫錯誤,但其實上述兩者意思都說得通,目前通行最多的版本是“滄海一粟”。同時,也提出不排除蘇東坡最初是用滄海,後來寫成書法後加以微調的假設。
有島內學者表示,盡管這種說法未有定論,不過確實也有不少作品是傳抄或印刻錯誤,也有可能是口耳相傳錯誤,像是嶽飛的“盡忠報國”被誤認為“精忠報國”,成語“每下愈況”被誤用為“每況愈下”,都是積非成是的結果。
《前赤壁賦》被兩岸語文課本同時收錄,是兩岸學生必讀的課文之一。對此,兩岸網友也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有臺灣網友認為,“有圖文為證,自當引用原文”,也有臺灣網友直言,“喜歡‘滄海’對‘浮遊’念起來好聽。”
有大陸網友也表示,“成語本質上是約定俗成的東西,用的人多瞭也就成瞭成語。”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