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粟”是人人瑯瑯上口的成語,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語出自蘇軾的《前赤壁賦》。
據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報道,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展出蘇軾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網友發現帖中原文寫的是“渺浮海之一粟”,根本不是“滄海一粟”,疑似是後人抄寫筆誤,才導致錯誤以訛傳訛,誤傳千年。
《赤壁賦》共有前、後2篇,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3年後,於元豐五年(1082年)寫下的作品。當時蘇軾是黃州團練副使,先後2次遊覽瞭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赤壁賦,其中《前赤壁賦》便寫於首次遊覽赤壁時,目前現存唯一的親筆手書,保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蘇軾《前赤壁賦》,可見原文寫著“寄蜉蝣於天地,渺浮海之一粟”,並非是滄海一粟。至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有研究學者曾推測,可能是“滄”和“浮”字形相近,加上真跡隻有少數人能看到,才會在傳抄或出版印刷過程中誤植。
報道認為,從語意來看,“滄海一粟”指的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浮海一粟”則是浮在海面的一粒米粟,顯然後者更具意境,也更加合理。對此,臺北故宮博物院也坦言,可能是後世抄寫錯誤,但其實上述兩者意思都說得通,目前通行最多的版本是“滄海一粟”。
澎湃新聞記者註意到,“語文建設雜志”微信公眾號去年8月就曾刊發文章《兩處異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讀》提到,與世傳刻印本《赤壁賦》中的“渺滄海之一粟”“與子之所共適”不同,較早的蘇軾手書墨跡本作“渺浮海之一粟”“與子之所共食”。
文章認為,其實兩處異文是文本傳抄過程中因草書形似造成的訛誤。通過對蘇軾的語言使用習慣及文本意蘊的考察來看,手書墨跡本應該更符合蘇軾文章本意,這或可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