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正副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26日晚間出席臺南競選總部成立大會,吸引大批支持者到場。臺灣前民代蔡正元27日在島內一檔政論節目中指出,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先找來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當不分區民代第一名,又找趙少康擔任侯友宜副手,在選舉上這叫“合唱團效應”。臺灣前民代郭正亮也分析,國民黨目前出現“合唱團效應”,臺南場的造勢就是一個好彩頭,“侯友宜在臺南如果能夠拿到40%以上,我認為他大概就贏瞭”。

蔡正元提到,娛樂圈裡面有一種歌手,天生就適合合唱,沒有辦法一個人獨唱,但如果是三個人合唱,效應就出來瞭。他表示,這樣一來,就可以把流落在外的藍軍號召回來,在全臺灣的支持度拿下三成沒有問題。

蔡正元指出,看過去不分區、區域民代的選舉,支持度到三成是起跳價碼。動員會讓藍軍有很強的振奮力量,而現在國民黨最重要的,就是開拓中間選民。

郭正亮也說,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登記之後,有明顯慶祝行情隻有國民黨,並出現合唱團效應,過去有些政治人物一人獨唱,但侯友宜一人獨唱不夠強,所以加上其他人,各種不同的音頻就譜出瞭一個旋律。

郭正亮指出,謝龍介上次在臺南市長選舉選到43.6%得票率,侯友宜在臺南如果能夠拿到40%以上,他大概就贏瞭,這次北臺灣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要勝出相對較困難,這次是“三腳督”,互動會比較復雜。

郭正亮說,事實上國民黨要謹慎對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愛你不到,祝你幸福”,還是應該以“打賴”為主,因為隻要兩大黨對決,柯文哲就很容易被邊緣化,可是柯文哲的票也不能太低,因為柯文哲綠票比藍票多,中間偏藍其實不多。

香港中評社27日發表觀察文章指出,侯友宜、趙少康、韓國瑜這三顆太陽各有所長,也有高度的互補性,在藍白整合破裂的情況下,國民黨確實已盡力進行佈局,從選擇趙少康擔任副手看來,應該是想先鞏固基本盤,再憑借侯友宜的本土背景盡可能擴大票源,接著力拼邊緣化臺灣民眾黨柯文哲,最後就有機會集結希望政黨輪替的六成民意,看看有沒有機會完成“下架民進黨”。

文章指出,侯友宜前陣子民調不佳,普遍被認為是泛藍支持者對本省出身,且曾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擔任“警政署長”的侯友宜有疑慮,加上侯友宜正式代表國民黨參選新北市長以來長期屬於“不沾鍋”,鮮少到其他縣市助選,讓整體藍軍對侯友宜一直有意見。

但隨著選戰進入後期,侯友宜一直很努力爭取正藍認同,同時其他藍軍政治明星包括馬英九、臺北市長蔣萬安等,都很積極協助侯友宜輔選,正藍對侯友宜的疑慮在降低,使得侯友宜民調能重新站回第二,腳步越來越穩,而如今趙少康正式入陣擔綱副手,其外省、新黨出身的背景,可望進一步幫助侯友宜鞏固正藍基本盤。

尤其趙少康是媒體大亨,長期擔任政論節目主持人,從臺灣政治到國際政治都在趙的討論范圍內,趙的口條明顯也比侯友宜好,可以幫忙協助“知識藍”回歸,與侯友宜形成很強烈的互補性。

文章分析,韓國瑜是國民黨2024不分區“立委”第一名人選,目前也積極參與輔選,侯友宜的重要造勢場合韓國瑜也幾乎快成為固定班底,不過和趙少康外省、知識藍不同的是,韓國瑜的支持群則是屬於基層出身的“草根藍”,另外韓國瑜在2020年“大選”期間與藍軍本省地方派系非常友好,經常看到前“立委”顏清標等派系大佬親自出馬力挺。

文章指出,2020年“大選”,韓國瑜得票552萬票(得票率38%),2022年縣市首長選舉,國民黨籍縣市長候選人總得票數576萬票,趙少康的外省、知識藍與韓國瑜的本省地方派系、草根藍,這四大標簽加起來,基本上就是國民黨在各式選戰的基本戰力,可以說趙、韓出馬挺著侯,就是幫侯友宜打好整個2024得票的“地板”,希望至少先催出這552萬票左右的基本盤。

文章表示,地板鞏固之後,“天花板”能夠拉到多高,最後的關鍵就在侯友宜身上,國民黨過去的“大選”候選人包括連戰、馬英九、朱立倫、韓國瑜,侯友宜的出身背景與他們相比是特別本土的一人,如果侯友宜能爭取到更多南臺灣、本省籍選民的支持,或許有希望將國民黨整體能量提升到新的高度,當國民黨漸漸強起來,才能進一步集結希望政黨輪替中間選民,爭取扳倒獨大的民進黨。

海峽導報記者方艷艷 整理報道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