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陷僵局,臺灣民眾黨“大選”參選人柯文哲8日感嘆,終究國民黨、民眾黨DNA不同,但被問起是否代表合作破局,柯卻不把話說死,強調就如當醫生,“要救一個病人要救到最後一秒”。

對此,前“立委”郭正亮8日在政論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侯友宜的配搭是因為有政黨的合作,政黨的能量當然不是個人能代表的,因為國民黨的力量是超過侯友宜的,柯文哲的力量是超過民眾黨的,這是不一樣的,柯文哲如果加上國民黨的力量,那是代表兩個政黨”。

郭正亮坦言,“我們現在隻是在講說正副兩個人,個人競選能量的加總,可是侯友宜的競選能量不高,但國民黨的比較高,所以為什麼大傢都會希望藍白配?就是這個原因,這個意味著政黨合作。”

郭正亮最後說,“當然柯文哲現在的想法是,我們政黨還是可以合作,但那是‘立法院’,如果我有幸選上,我‘行政院’還是願意用最大黨的人來‘組閣’,跟我合作的政黨還是國民黨。”

針對“藍白合”議題,臺灣中興大學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根據客觀的民調數字來看,要促政黨輪替唯有“藍白合”,否則就是保送民進黨賴清德,假設三組人馬參選,在野陣營發生棄保效應並無法有壓倒性趨勢,由於藍、白各自掌握部分優勢,棄保不會幹凈,民進黨就得利。

袁鶴齡說,若兩黨共同的目標是讓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合是唯一的出路,從現在各種民調看都看得出來,現在就看是國民黨要退一步,還是民眾黨要退一步,依照客觀條件來看,民眾黨退一步的機會較多。

他說明,畢竟民眾黨是“一人政黨”,柯文哲說瞭算,國民黨不是一人政黨,藍營有組織、有派系,縣市首長與區域“立委”也眾多,各方勢力有不同的利益牽扯與盤算,所以國民黨不可能黨主席朱立倫說瞭算,也不是侯友宜說瞭算。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薛洋 整理報道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