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 (圖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去年底,剛從臺北市長一位卸任的柯文哲宣佈參選2024臺灣地區領導人,並成立自己的競選辦公室。與上一次猶豫不決不同,這次,柯算是最早宣佈參選的人之一,並且這次柯文哲是下定決心參選到底的。柯妻陳佩琪在一次采訪中說,2018年柯文哲競選臺北市長連任的時候,曾將自己的房子抵押2000多萬新臺幣用作競選基金,這次大不瞭再將房子抵押出去。

當時,柯文哲的民調支持度也就十個百分點左右,沒有人覺得柯文哲在這次選舉中會有什麼作為,無非是幫他的民眾黨爭取幾席不分區民代而已。而與此同時,新北市長侯友宜以壓倒性的票數獲得連任,這次勝利,被解讀為即便新北市民知道侯友宜很快從市長任期中“逃跑”,也要支持他連任,顯示瞭侯友宜超高的民意支持度。這也讓侯成為藍營中幾乎不二的提名人選。侯友宜從那時候起,老神在在,冷看黨內紛紛擾擾,最終被國民黨推為正式提名人。

10月31日,柯侯雙雙受邀出席宜蘭外澳接天宮200周年慶活動。

世事無常,快一年以後的今天,在討論“藍白合”的過程中,侯友宜兩度遭到柯文哲的羞辱。第一次柯文哲公開說,他讓侯友宜選也選不上;第二次則是被傳私下談話,柯認為選副手,選韓國瑜或柯志恩都比選侯友宜強。柯文哲發言不當,但也顯示出到今時今日,兩人的強弱已經大有變化。

島內很多民眾不滿藍綠對立,經常有人喊出超越藍綠:從宋楚瑜的“橙色風暴”,到某媒體推行的“無色覺醒”,再到柯文哲的這股“白色力量”……但歸結到最後,大都是團結一方,攻擊另一方,依舊是二元對立的局面。而政爭一旦陷入二元對立,第三勢力也就失去瞭自主的形象,從而無可避免被邊緣化、泡沫化。

為此柯文哲多次表明,他反對“下架民進黨”的這種說法,實際上也就是為瞭區別自己有別於國民黨的意識形態,以顯示作為第三勢力的民眾黨獨立的存在。但這種說法難以自圓其說。對於選舉而言,隻有支持和反對兩種態度,而對於“反對”的“反對”,不談號召民眾,甚至說服不瞭自己的黨徒。

所以柯文哲雖然一直在藍綠之間時不時表現出某種超脫態度,但因為類似“騎墻主義”,反而更容易受到兩頭夾殺。尤其以這局選舉而言,最大民意支持的就是“政黨輪替”,而實現“政黨論替”,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野勢力聯合起來。這也成瞭藍白之間盡管抵牾不斷,但還是要去達成所謂“藍白合”的基礎以及趨向。

柯文哲和國民黨爭的,最終還是誰攻擊民進黨最有力,誰有資格舉起“反綠聯盟”的大旗。

而客觀來看,就“下架民進黨”而言,國民黨的動力顯然大於民眾黨。所以,也就形成這次合作談判中最大的一個障礙:國民黨更有動能下架民進黨,但民眾黨的柯文哲個人政治魅力又顯然大於國民黨的侯友宜。

春秋時候,吳國的公子光想奪吳王僚的王位,聘請專諸幹掉吳王僚便達成心願。島內政壇其實一度盛行這種選舉行為——自己力有不逮,便請厲害的人幫助自己實現政治目標——所委派的人被稱為“政治刺客”,但問題是柯文哲可不想以“刺客”自居。

8年前,柯文哲在民進黨推波助瀾之下,選贏國民黨的連勝文擔任臺北市長,進而幫民進黨松動瞭國民黨整個執政基礎。但之後8年,柯文哲一直試圖擺脫民進黨的控制,直到雙方反目成仇。所以這次藍白合作談判,柯文哲顯然既有目的性也有經驗心得。

對於國民黨而言,則顯得非常被動,國民黨最大的問題是令出多門,黨內意見紛雜,各執一詞。而領導者權威性不足,基層對其缺乏信任度。而一切歸根到底,還是代表國民黨的參選提名人侯友宜不能自強。尤其目前國民黨提出的諸多條件,誠然有幫自己政黨爭取利益最大化的考慮,但潛臺詞卻是對於侯友宜的底氣不足。比如此前國民黨一直稱侯友宜民調超過柯文哲,但當柯文哲提出以民調決定勝負的時候,國民黨卻不敢接受。

支持侯友宜的政治評論人沈富雄曾認為,國民黨一開始就應該接受全民調,隻要韓國瑜等藍營大咖歸隊支持侯友宜,侯民調未必會輸。但現在給人的印象,便是國民黨認定侯友宜比民調一定會輸,所以依仗自己傢大業大要壓柯文哲一頭,但卻被人看破手腳,進退失據。

柯文哲對侯友宜出言不遜,實際也刺激到藍營的支持者,所以最近侯的政黨支持度其實是在提升的。但即便如此,國民黨還是不能爽快答應以比民調的方式決定正副。藍白多次溝通,每次搞出很大陣仗,又是記者會,又是高層會晤,每次搞出一堆共識,但在最基本的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

10月31日晚,朱侯柯密會53分鐘。(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10月31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侯友宜以及柯文哲進行“密會”,藍白雙方在長達53分鐘的談話中各持己見,“藍白合”仍無果。對此,柯文哲稱,如果沒有明確方案,就沒有再次見面的必要。接著,侯友宜在11月2日參加活動時表示,周五(3日)就是最後談判期限。周五,柯文哲開記者會,對侯友宜的最後限期作出回應。柯文哲堅持全民調,但也有讓步,就是可以在民調誤差范圍內接受做副手的條件。

所謂“誤差范圍”,是指民意調查中因為信任度以及機構效應等原因,使最終調查結果產生一定比例的誤差,其范圍根據民調受訪人數所產生。通常千人左右的調查誤差度在百分之三左右,而調查人數越多誤差值越小。柯文哲很聰明,當藍營的名嘴稱民意調查結果不準確,國民黨不能因為在誤差范圍內的差距而輸掉做正的機會時,柯文哲立刻提出誤差范圍無論誰多誰少,他都接受做副手。這一方面算是堵住藍營名嘴的口,一方面也展示出自信和格局。

作為輿論反應,藍營意見領袖趙少康提出要讓五個百分點,就像下棋的時候,一方說讓一個“炮”,而另一方則追加說,要對方讓“車馬炮”,看似明著討便宜,實際心態是未戰先敗。朱立倫接著也開記者會正式回應,還是提出一半民調一半投票,但不再取全民投票這種勞民傷財的做法,改成比政黨支持度,或讓這次參選民代的藍白提名人一起投票。但藍白之間的民代參選人數,存在壓倒性的差距,對此柯文哲稱,這種比賽方式的結果一目瞭然,其實就是不要比瞭。

朱立倫說,作為參選的“小雞”,會希望更有力量的“母雞”來帶,所以政黨提名的民代候選人未必屈從黨意,而是會根據實際情況投票。朱的說法顯然難以服眾,而且很荒謬,因為如果他真相信自己所言,那麼就意味著他作為國民黨主席,已經不信任自己黨員最基本的忠誠度。國民黨此前三令五申嚴禁自己的黨員與他黨合作,現在又稱放開投票,確實很分裂。

朱立倫還強調,談判沒有最後限定日期,也就是說沒有斷掉後續。

圖源:臺媒

但事情正在往其他方向發展,一是這場“藍白合”已經“歹戲拖棚”,基層開始不耐煩,甚至開始反目、有惡言相向的趨勢。其次,時間也不等人瞭,這場選舉的登記日期將於11月20日開始,截至期為11月24日,剩下的時間裡,如果藍白真的合作,其實還有一大堆合作細節需商定,時間極為緊張。如不能談妥,甚至不排除兩黨對撞的可能,也就是民眾黨可能在各選區提名民代參選人,沖擊藍營民代選情。而作為藍營民代,其實有很多人希望獲得柯文哲站臺協作,如果國民黨高壓不許合作,也不排除國民黨內出現脫黨參選潮。

11月1日,郭臺銘與副手賴佩霞到臺北市選委會遞交聯署書。

這次“藍白合”還有一個變數,便是郭臺銘。郭臺銘辦公室稱,到11月2日截止收件,總計收到103萬6778份聯署書,已經送達“選委會”。也就是說,郭臺銘已經取得參選“門票”資格,至於他要不要最終登記參選,也就是在一念之間瞭。

民調顯示,郭臺銘的支持者與柯文哲的支持者重疊度最大,郭臺銘如果參選,對柯文哲影響最大。但郭臺銘真的參選,可能最開心的還是賴清德。因為如果藍白整合成功,大概率會贏賴清德;藍白整合不成功,三方對決,也存在一定的變數,比如藍白中一方崛起,形成棄保效應,最終可能以微弱選票贏過賴清德;而最壞的結果,就是四方參選,在野勢力相持不下,最終等於保送賴清德當選。

當然這次聯署,讓郭臺銘未來也面對著很大的麻煩。因為收受聯署書過程中爭議不斷:臺北、桃園、宜蘭、金門陸續傳出買聯署書、買個資的行為,其中有多人被羈押或交保。截至1日晚間,全島各地檢署也大陣仗發動偵查郭臺銘聯署涉及不法的案件,數目共17件,其中14件是收購聯署書、2件是偽造聯署書、1件違反“選罷法”,全臺共收押瞭17人。這些案件說白瞭可大可小,但都成瞭民進黨未來可以威脅郭臺銘的把柄。

作者丨許億,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主筆

編輯丨曾子瑾,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湯樂怡,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