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民進黨已經“賠”上瞭一個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但至今巴西蛋流向價差等問題仍然說不清楚,結果又冒出瞭美豬假標示事件,超過10萬公斤美豬早已流向市面吃下肚,但臺灣人全然不知。臺媒指出,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日前才強調,要全面優化臺當局數字公共服務,打造“公開透明的開放與智慧”的臺當局,不料政策口號說得好容易,政策執行卻做得坑坑窪窪。讓臺灣老百姓食不安居不住,根本問題,就是對臺當局政策效能的沒信心。
臺灣“聯合新聞網”今天(6日)發表文章指出,進口豬、進口蛋之所以要清楚標示,那是因為當年民進黨當局堅持要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信誓旦旦地強調會清楚標示、嚴格把關。民進黨開放美豬,老百姓對美豬不信任,所以肉商為牟利才會想盡辦法“洗產地”。進口蛋要“實質轉型”變臺灣制,就是臺當局自己搞不清楚狀況,臺農業主管部門“誤會”臺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才會“巴西制”變成“臺灣制”。不管是誰搞烏龍,反正臺當局就是對出包的廠商開罰,絕對不會承認是自己的政策錯誤。
臺媒指出,美豬價便宜,肉商要“洗產地”就是因為民眾不愛買美豬,也就是對臺當局當年“嚴加把關”的保證不信賴,商人才會想“魚目混珠”。開放美豬進口三年多,民眾還找不回對美豬的信心,可見民進黨再有本事“大內宣”,民眾自有一把自尋食安的生存之道,。
文章表示,雖然民眾對於這麼多標示造假的食物感到生氣,臺“消基會”今年6月就舉行過記者會,根據臺“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美國豬進口總量高於法國豬,但臺灣市面上卻找不到標示美國豬產品。當時就質疑有洗產地現象,臺“農委會”的辯解就是“實質轉型”,進入瞭調制加工市場或加工餐飲通路,即使民眾不想吃,其實也擋不住。臺當局要求的“標示”對策其實隻是求心安而已,一旦政策開放不限制,那進口食品會怎樣,誰也管不瞭。臺“食藥署”也在宣稱,臺灣沒有萊豬,因為近兩年半臺灣市場都沒有檢出萊劑,但民眾信不信,那就是另一回事。
臺媒指出,因為要追求所謂“智慧”,臺當局司法機構下個月開始要試辦“AI裁判”,嚇得“立委”質疑會不會產生AI誤判。就和臺“食藥署”一樣,能靠食品雲大數據分析,找到賣買方申報不吻合結果,進而追查到業者標示不實。固然是善用智慧政策工具,卻顯然沒有可靠的政策執行效率,以至於超過十萬公斤標示不實美豬都流出,民眾早已吃下肚。這對策“食安保障”瞭什麼,那隻有天知道。臺媒批評,這種烏龍事越多,賴清德“開放”的口號就越好笑。沒有清楚的政策腦袋與執行力,民進黨當局再用什麼“大內宣”工具洗腦攻勢,也難洗白錯誤政策的愚蠢,爭回民眾的信心。(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 整理報道)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