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23日宣佈,美國國務院批準售臺F-16戰鬥機的紅外搜索追蹤系統(IRST),總金額約5億美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表示,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817公報的規定,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危害臺海和平穩定,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值得註意的是,這項在金額上看似“不起眼”的美國對臺軍售,背後卻包含瞭一個明顯的軍事動向——為臺軍對抗解放軍殲-20隱形戰鬥機提供重要裝備。
美國“動力”網站23日稱,如果美國向臺灣出售IRST吊艙,將為其裝備的F-16V戰鬥機提供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裝備,即“可以發現和跟蹤空中目標,特別是解放軍殲-20戰鬥機這類的隱形目標”。
IRST已經是殲-10等解放軍主力戰機的標配
IRST是被動工作的紅外探測設備,專門通過目標的紅外輻射來確定目標的方位,期間不發出任何信號。由於IRST “隻看不說”,因此最大的特點是隱蔽性好,不受電磁幹擾的影響,可以在對手沒有發現的情況實施隱蔽探測和攻擊。長期以來,IRST是蘇聯/俄羅斯以及部分中國戰鬥機的重要裝備,相比之下,西方戰鬥機對此興趣不大,尤其是美制戰鬥機基本都沒有配備該設備。
F/A-18F戰鬥機掛載瞭由副油箱改裝的IRST吊艙
不過這種傳感器最近在西方,特別是美國戰鬥機上開始頻繁出現。由於大部分西方戰鬥機在設計之初沒有加以整合IRST,因此隻能以外掛吊艙的方式作為補救。“動力”網站稱,西方戰鬥機的這種改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和隱形巡航導彈等先進空中威脅的出現”。
報道認為,最可能提供給臺軍的IRST設備就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當前大力推銷的“軍團”吊艙。它屬於模塊化裝備,可以通過配備不同設備執行包括通信中繼在內的各種任務。IRST提供瞭一種發現和跟蹤潛在空中威脅的新方式。它的優點在於不會被雷達隱形設計欺騙,也不會受到旨在幹擾雷達和其他射頻發射的電子戰攻擊的影響。因此在遭遇隱形戰機和強烈電子戰攻擊或兩者兼而有之的情況下,IRST可以為執行任務的飛機提供取代傳統雷達的寶貴解決方案。與主動搜索模式下運行的雷達不同,IRST傳感器完全是被動的,這意味著目標也不會知道它們已經被發現。
此外,“軍團”吊艙還可以通過過個聯網的方式,可以更快速地通過多個方位數據進行三角函數計算,完成對特定目標的高精度跟蹤。
美軍戰鬥機加裝IRST吊艙,都是被殲-20逼的?
美媒認為,臺灣空軍不但面臨解放軍殲-20等隱形戰鬥機的威脅,同時還可能在臺海空域作戰時遭遇復雜的電子戰幹擾,而“軍團”吊艙正好能在這類環境發揮最大作用。
不過另一方面,臺軍F-16V這種臨時加掛的IRST吊艙,不但占據瞭一個外掛點、增加瞭飛行阻力,而且在探測性能、范圍和使用便捷等方面也明顯不如設計之初就整合到機體內部的解放軍戰機,何況解放軍現在對臺軍擁有的體系化作戰優勢,根本就不是美軍提供的某種武器裝備就能抵消的。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