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德國《世界報》9日報道稱,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決定在德國投資100億歐元建廠,這將成為其在歐洲投資興建的第一個芯片代工廠。對此,你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自從美國主動挑起所謂的對華“意識形態新冷戰”以及升級瞭“臺海危機”之後,為瞭逃避中美對抗以及臺海可能爆發戰爭的風險,全球相當一部分跨國公司都被迫卷入到瞭新一輪的高科技產業鏈大重組與大遷徒的浪潮中。臺積電投巨資在德國建廠,隻是這輪產業鏈大重組與大遷徒浪潮中的一部分。

值得註意的是,美國挑起所謂的對華“意識形態新冷戰”與所謂的對華經貿“去風險化”,原本是有著自己的“小九九”,也就是趁亂渾水摸魚撈取自己的好處,以一邊威逼一邊利誘的方式,讓這些高科技企業紛紛將研發與生產基地遷往美國,好讓美國的制造業能夠重新煥發生機。然而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臺積電在美國建廠的同時,也在日本建瞭廠,而這一次又準備投巨資在德國建廠。

那麼臺積電為什麼不將雞蛋放在美國這一個籃子裡,而是先後分散在臺灣島內、日本與德國等幾個不同的籃子裡?我認為,由於臺積電的最大股東就是臺當局,這背後顯然是蘊含瞭臺當局的戰略盤算。其一是,要利用日本和德國來牽制美國。因為這些年來,在芯片生產問題上,島內存在著一股深深的“疑美論”,也就是擔心美方以所謂的規避“臺海戰爭”風險為由趁人之危,全面掏空臺灣用七十多年積攢下來的科學技術傢底,也就是芯片生產技術。假如臺積電僅僅隻是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那未來就隻能任由美國擺佈瞭。其二是,拜登政府在把臺積電哄到美國設廠之後,答應的巨額財政補貼卻遲遲發不下來。因此,臺積電要以在德國建廠的方式來要挾美國,讓拜登政府產生危機感,盡快將承諾的補貼落實到位。

值得註意的是,這次為瞭吸引臺積電前往建廠,德國政府也是不惜血本花瞭大價錢的,承諾要給臺積電50億歐元的補貼卻不要一分錢的股份。這背後實際上反映出,德國也意識到瞭芯片產業才是未來全球科技技術的制高點,因此在這一方面,德國必須要出重手,才能在芯片領域內具備跟美國叫板的本錢。

直新聞那對於蔡英文當局決定將臺灣的“憲兵部隊”從當前的大約5000人提升至10000人的規模,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註意到,對於蔡英文當局這一行為的動機,島內外有三種不同的解讀。一是蔡英文當局認為,這是為瞭防止臺海戰爭一旦爆發之後,這些“憲兵部隊”不僅可以承擔起保衛臺灣正副領導人的職責,而且可以守衛住臺灣的關鍵性基礎設施;二是島內輿論大多認為,這是臺當局防“斬首”的舉措,說明蔡英文本人貪生怕死;三是大陸輿論普遍認為,這是蔡英文在為一旦臺海戰爭爆發之後的逃跑行為在做準備。

我認為這三種猜測應該都不太靠譜。首先,由於兩岸之間隔著上百公裡寬的臺灣海峽,再加上相較於臺灣,大陸的優勢在於具備瞭強大的中遠程打擊能力,因此一旦臺海真的開戰,假如大陸要對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獨”分子實施斬首行動的話,那一定會先用精確制導導彈進行飽和與密集的攻擊,在這種情況下,臺軍利用“憲兵部隊”人數上的優勢、企圖用人肉盾牌來防止斬首或者是保衛臺灣的關鍵性基礎設施,根本就不現實。其次,相較於大陸擁有的廣袤領土,狹小的臺灣不僅沒有戰略縱深,沒有可以藏身的地方,而且由於臺灣四面都是容易被大陸封鎖的茫茫大海,一旦臺海戰爭爆發,蔡英文當局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因此,我個人認同島內退役中將帥化民的說法,即蔡英文當局大幅擴編“憲兵部隊”,主要是用來督戰用的,也就是要讓這些“憲兵”用槍押著臺軍跟大陸“血戰到底”。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