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臺媒
蔡英文上臺後,就火速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宣稱要擺脫對大陸市場的依賴,把臺灣的投資轉向東南亞,近年來更是不斷吹噓所謂“成效顯著”。但每次都很快被現實打臉。近日臺灣審計部門公佈當局2022年度總決算報告,直指“新南向政策”貿易順差金額近5年呈現下滑趨勢,應檢討改進。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評論指出,這不僅一舉揭穿瞭“國王的新衣”,也讓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賴清德對於經貿政策的話術無所遁形。
根據審計部門報告,臺灣地區與“新南向”國傢2022年度貿易額達1802億餘美元,近5年進來出口貿易額雖增加,但貿易順差卻由2018年之194億餘美元,縮減至去年之134億餘美元,大幅下滑約三成,且檢視近5年對“新南向”貿易順差,大抵呈現下滑趨勢,致使島內生產毛額相對減少,相關“部會”須妥善因應。
評論指出,在數據被揭露前,臺行政機構經貿談判辦公室7月初才大內宣,東盟國傢自臺灣地區進口比重已自2016年的5.5%逐步增至2022年的6.7%,今年1到5月自臺進口比重更升至8.1%,顯示“新南向”貿易熱絡。賴清德不久前在造勢場合也說,蔡英文上任後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已看到許多成效,2021年臺灣地區對“新南向”國傢投資已達58億美元,超過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這無疑是民進黨當局典型的“報喜不報憂”,賴清德和行政機構隻挑貿易總額成長來宣傳,卻不敢和民眾說明,其實近年來臺灣地區從“新南向”國傢賺到的外匯越來越少,民進黨當局口中的經貿熱絡榮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評論表示,賴清德對於“新南向”政策沒說實話,直接讓社會產生的質疑在於,他從選戰開打以來,是最積極反對重啟貨貿、服貿者,聲稱“臺灣要走向世界,不要走回以前老路”,更以此作為和柯文哲、侯友宜的經貿路線區隔。但臺審計部門資料白紙黑字已擺在眼前,連民進黨當局重點扶植的“新南向”都不堪檢驗,賴清德有意和大陸經貿保持距離的路線,當真走得通嗎?
評論還指出,除瞭“新南向”,賴清德的對美貿易說帖,“Lie GPT”如出一轍。從選戰開打來,賴清德已多次在造勢場合表示,臺灣今年1到6月,對美國投資的金額,已經高於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金額,臺灣的企業傢已經用他們的腳做出瞭決定。
如此說法在引用數據上固然沒錯,但另一項賴清德不敢談的真相是,去年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含香港),占整體出口比重38.8%,美國僅是第3大出口市場,占整體出口比重15.7%。換言之,目前臺灣經濟仍高度倚賴大陸市場,無論民進黨喜不喜歡,就是現況。
當“新南向”錢越賺越少,對美貿易占比在幾年內難以追上對中國大陸,賴清德在選戰中還要繼續主張,把大陸隔絕在經貿政策藍圖之外,這若不是真笨,恐怕就是又要用意識形態來騙選票瞭。
時事評論員劉匡宇認為,在兩岸經貿領域,由於兩岸同文同種、產業鏈緊密整合,民進黨越是“反中”,越是國際形勢供應鏈不穩的情況下,臺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反而越來越深。
海峽導報記者方艷艷 整理報道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