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11月3日援引臺聯合新聞網報道,臺陸軍向美國采購的首批“海馬斯”型遠程火箭炮系統,上個月已經運抵臺灣,且正在由臺軍陸軍第5作戰區(第10軍團)下屬第58炮指部作為接裝單位實施接裝。
其實,就在今年8月底,美國陸軍剛剛公佈瞭在俄克拉荷馬州錫爾堡陸軍基地接受“海馬斯”火箭炮訓練、且已經全部結業並得到瞭合格證書的臺陸軍“海馬斯”火箭炮操作手的情況。照片裡,臺陸軍“海馬斯”號手的長相特征一清二楚,也不怕被咱們通過人臉識別“開盒”……
不過,既然8月份臺軍接裝“海馬斯”遠程火箭炮的單位已經完成瞭訓練,那麼9月份開始交付首批裝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那咱們今天就撿點兒要緊的說一說。
“海馬斯“裝備的部隊
首先是這些“海馬斯”火箭炮的首裝單位,大伊萬頗為意外。據臺媒報道,首批接裝的是位於臺中第5作戰區的第58炮兵指揮部,該部代號“虎鋒部隊”,指揮部駐地在臺中神岡區神清路第163號圳堵營區。
第5作戰區(第10軍團)相比臺陸軍拱衛大臺北地區的頭號主力第3作戰區(第6軍團),無論是裝備還是訓練都比較差。下轄隻有2個打擊旅,炮指部下屬的3個炮兵營還有1個營裝備的是老爺級的M114型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正兒八經的二戰裝備。
但是,該炮指部倒是裝備有1個連的“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據說,裝備該部的“海馬斯”將用於取代這個“雷霆-2000”連,“雷霆-2000”則被封存。不清楚這批交付的“海馬斯”數量有多少。
不過,從臺軍打算購買29門“海馬斯”火箭炮來看,估計首裝58炮指部一個連,接下來第6軍團的第21炮指部還會換裝一個連。而第三個連,是換裝第4作戰區(第8軍團)的第43炮指部,還是放在金防部炮兵戰鬥序列底下,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這批
“海馬斯“的性能
其次,是臺軍購買這些“海馬斯”火箭炮的裝備數量和相應性能。目前,確認臺軍除瞭購買瞭29臺“海馬斯”火箭炮發射車,還另外購買瞭864枚GMLRS“精確打擊火箭”,64枚MGM-140“陸軍戰術導彈”(ATACMS),並保留購買20枚PrSM“精確打擊導彈”的優先權。
當然,這些火箭彈的購買數量隻能作為參考。從美國援助烏克蘭的情況看,也從美國和臺灣的軍事勾連看,美臺之間除瞭通過“美臺國防工業會議”加上正常的FMS模式軍貿進行勾連外,已經解鎖瞭“總統特提權”這種軍事援助形式。在戰時,理論上美國總統是可以直接提取美軍戰備庫存、供應給臺軍的。所以,臺軍購買的配套彈藥數量不重要,戰術性能反而更重要一些。
臺軍購買的三種彈藥中:
GMLRS目前包括M30和M31兩種型號。其中,M30型227毫米火箭彈分為兩種型號,Block1型采用404枚DPICM集束裝藥。但由於集束戰鬥部可靠性差,2015年後改為轉產M30A1 AW型,改進型采用18.2萬枚鎢合金預制破片彈丸取代瞭DPICM彈藥,專門用於打擊密集人群。
M30集束火箭彈
M31型227毫米火箭彈使用單一高爆戰鬥部,戰鬥部重量200磅(91千克),其改進型M31A1型則使用多模塊引信取代瞭基本型的機械式瞬發引信,具備空爆和觸地爆炸功能,而M31A2型又使用瞭不敏感發射藥火箭發動機(IMPS)以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M30/31系列火箭彈的射程不定,基本型射程15到92千米,但美軍已經有為GMLRS進行增量改進的計劃。改進後稱為GMLRS-ER(增程型),增程型射程據稱大於150千米。目前,GMLRS-ER已經基本完成測試,即將開始量產。
ATACMS陸軍戰術導彈
ATACMS目前包括M39型、M57型,以及將早期的M39/M39A1型通過更換火箭發動機藥柱、更新制導軟件等改進出的M57E1型。目前,美軍除瞭在低速量產M57,主要工作是將原有儲備的M39/M39A1型逐步改進為M57E1型,估計賣給臺灣的大概率也是這個型號。
陸軍戰術導彈主要分為三種戰鬥部:其一是使用WAU-23/B式戰鬥部的M57型,其二是使用M74型集束戰鬥部的M57E1型,其三是使用BAT/P3I末敏彈戰鬥部的M57/M57E1型。導彈在經過改進之後,長度統一3.96米,發射重量1.53噸,最大射程在300千米左右。美國向臺灣出口這些ATACMS,完全違反瞭北約國傢自己制定的導彈技術出口控制協定。
PrSM目前剛剛進入研發末期,還沒有轉入量產,但具體性能已經基本明晰。該彈長度約為3.96米,直徑0.432米,發射重量不詳,但戰鬥部確定與SDB-II相當,重量為200磅(91千克)。戰鬥部多模化,包括高爆戰鬥部、侵徹戰鬥部、末敏戰鬥部、集束戰鬥部等,導彈的Block0型射程在550千米以上。
美軍已經準備發展後續增量改進型,改進型內容包括:一、進一步提高射程,包括更換新火箭發動機藥柱等,甚至還包括更換沖壓發動機等新手段,將PrSM的射程提高到1000千米左右;二、進一步拓展使用范圍,包括更換半穿甲戰鬥部,增加紅外/雷達末制導手段等,將PrSM改進為具備反艦能力的彈道導彈。
美軍賣給臺灣的20枚PrSM,事實上射程已經達到瞭準中程彈道導彈的級別,性質非常惡劣。
臺軍
“海馬斯“的用途
最後,是臺軍購買的這批“海馬斯”遠程火箭炮構築殺傷鏈的能力、主要的戰術優勢等等。
其實,射程什麼的都不是主要問題瞭,比如擺在金門島上可以覆蓋廈門島之類的……這些我們都不想再提瞭,大而化之的提瞭很多次瞭,我們來說說微觀的。
從美國這次賣給臺灣的“海馬斯”火箭炮的配套系統上,美國一共賣給瞭臺灣22部AN/VRC-92E、15臺AN/VRC-90E、7臺AN/NRC-92E車載通訊系統,還有17部野戰炮兵戰術數據鏈系統(IFATDS)。
前三者都沒什麼好說的瞭,AN/VRC-92E“辛嘎斯”數字電臺是“海馬斯”火箭炮標配的數控終端組成部分,在配備有功率放大器時,單車可以接收25千米外連射擊指揮系統傳輸來的火控數據,傳輸速率2400比特/秒,配合“塔克法”射擊指揮系統,可以實現數字化炮兵作業能力。
從美國對臺軍售的這批“海馬斯”火箭炮的具體情況,美國似乎直接跳過瞭隻能夠實施本級協同的“塔克法”(TACFIRE)射控系統,而是賣給瞭臺灣17部非常先進的野戰炮兵戰術數據鏈系統。當然,賣的應該是它的國際版IFATDS,相比美軍自用版本AFATDS部分性能做瞭脫密處理避免泄密。
使用IFATDS終端的美軍士兵
這個IFATDS怎麼說呢,它可以實現野戰炮兵的多域多層次協同。比如直接接收軍團一級態勢感知單位傳遞過來的目標數據,不需要經過層層轉交;比如從軍下達到旅,從旅到營,從營到連等等,從而實現炮兵火力的扁平化指揮,極其有利於“海馬斯”火箭炮打擊遠程時敏目標,打擊計劃外目標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理論上來講,IFATDS是可以實現跨軍種協同的。比如直接接收來自空軍,海軍的目標指示,由空軍的偵察機、海軍水面艦給它指示目標等等。
AFATDS / IFATDS 運作原則
這意味著什麼呢?當然不意味著臺軍自己的RF-16“鳳眼”可以給“海馬斯”火箭炮指示目標瞭,臺軍那點偵察機真打起來沒一點戰場生存能力。大伊萬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臺軍這些“海馬斯”部隊,理論上可以得到駐日美軍、駐韓美軍,或者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的目標指示瞭,這問題就嚴重瞭。
試想,臺軍靠自己的目標指示,根本打不瞭300千米外的目標,但美國的戰略偵察機過來看一眼,情況就不一樣瞭。到時候通過IFATDS把目標信息交互給臺軍的“海馬斯”部隊,臺軍部隊打就是瞭,而美軍則可以置身事外。畢竟,我們就是派瞭個偵察機過來看看,我又不是沖突的當事方,你又沒法把我擊落。美軍在烏克蘭就是這麼幹的,可預見的將來在臺灣還是會這麼幹。
這種做法吧非常惡心,而且很難反制。畢竟,咱們又不能隨便就把美軍飛機給擊落瞭不是?所以如何反制美軍利用IFATDS,事實上摻和臺軍“海馬斯”火箭炮部隊作戰,給臺軍“海馬斯”提供目標指示,也就是美軍假手臺灣來跟我們作戰,將是反制“海馬斯”的關鍵問題。
當然,現在臺軍的“海馬斯”才剛剛接裝,後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後續是否能夠發揮出“海馬斯”火箭炮全部的功力也需要進一步觀察。我們隻能說,從“海馬斯”火箭炮的軍購案來看,美國對臺灣的武裝步伐非常快,用意非常毒辣,而且充分借鑒瞭烏克蘭沖突的“經驗”。
和俄軍一樣,我們遲早也要面對“海馬斯”火箭炮的考驗,能不能通過這場“大考”,關鍵看我軍炮兵、火箭軍、航空兵形成殺傷鏈的速度,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