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山貓】

今天早間,臺軍在屏東“九鵬導彈基地”開展“精準導彈射擊”演練活動,在記者面前公開發射多枚導彈。

綜合多傢臺媒報道,臺軍“精準導彈射擊”是從今天清晨起,在“九鵬基地”及附近臺島東部海、空域進行,臺防務部門表示,此次演練是現任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首次“親臨現場”觀看。

其中,由臺“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通常簡稱“飛指部”)模擬“整體防空作戰階段場景”,組織發射瞭2枚美制“愛國者”PAC-2、1枚島內自制“天弓三型”導彈實彈。此次演練也據稱是“天弓三型”首次在媒體來訪情況下的進行公開發射。

臺軍方表示,今天這兩型導彈進行的均為“反飛機作戰”科目,其中2枚“愛國者”PAC-2由臺“空軍795旅633營”發射,1枚“天弓三型”則由臺“空軍792旅613營”發射。據臺媒的描述,演練從早6時許以首架靶機放飛開始,其中兩枚“愛國者”和1枚“天弓三”分別在6時20分、7時28分以及6時55分發射升空。由於導彈與靶機的接戰距離約在30千米以外,因此已超越瞭現場目視可及的范圍,不過臺軍方宣佈3枚導彈均“順利命中”瞭靶機。

演練中發射的“愛國者”PAC-2導彈臺媒

演練中發射的“天弓三型”地空導彈臺媒

除兩型陸基地空導彈外,屏東附近外海的一艘“成功”級導彈護衛艦還在演練中發射瞭1枚RIM-66E“標準”SM-1型艦空導彈。

一艘“成功”級導彈護衛艦在屏東外海發射“標準”SM-1導彈臺媒

而另據消息稱,在今早媒體記者抵達前,臺軍還發射瞭1枚“雄風2E”巡航導彈,是“趁著天未亮前”而進行的“秘密射擊”,不過臺軍方對此未予證實。這種向來神秘的導彈僅在去年8月夜間試射時,偶然被拍到一張較為模糊的照片,也成為瞭“雄2E”幾乎僅有的外觀影像。臺防務部門發言人孫立方則表示,有些彈種“機密度較高”,因此不會對外說明。

“三立新聞網”在報道中寫道,這是繼2012年之後,“九鵬基地”時隔十多年後再次開放媒體采訪的發射活動,由於該處也是臺軍各類導彈的測試設施和臺“中科院”生產研發設施所在地,因此媒體記者在進入前需簽署保證書、乘坐的客車途中也關閉窗簾。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結合近一兩年來的諸多消息,顯示出這樣一個趨勢,即臺軍方在頻頻以公開或半公開的方式,企圖通過秀導彈戰力的方式,來向島內民眾兜售“以武拒統”、“以武謀獨”的“定心丸”:如去年8月的“雄2E”試射時被首度拍攝到導彈外觀,盡管當時在表面上仍非公開,但在沒有默許甚至私下授意的情況下,媒體想要接近導彈基地並拍攝到高度保密的導彈試射難度可想而知;而就在不久前臺“中科院”出版物刊載的疑似“擎天”導彈彈體和大型彈道導彈總裝臺等信息,也無疑充滿瞭一種通過“官泄”來為外界輿論“鼓舞士氣”,以達到“壯膽”之目的。

但另一方面來說,臺軍導彈武器的現狀仍然存在明顯短板,以防空導彈為例,盡管在退役瞭“霍克”系列導彈之後,由美制“愛國者”PAC-2/3和自產“天弓”組成的陸基中遠程地空導彈性能尚數主流,但艦載防空則普遍老舊,以此次“精準導彈射擊”演練中的“標準”SM-1為例,是目前臺軍8艘“成功”級、2艘“佩裡”級護衛艦以及6艘“濟陽”級護衛艦的防空武器,作為一款1987年即停產的導彈,不僅性能落後,也長期面臨零部件短缺、消失性商源等問題困擾,臺軍方對此也心知肚明,因此在今年5月起表示,已規劃對“成功”級等艦升級“標準”SM-2系列導彈,以企圖維持相關戰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