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島內圍繞“新南向”政策效果的議論再度升溫。有臺媒報道,民進黨當局力推“新南向”政策導致島內黑工大增,外籍旅客逾期停留及違法交易倍增,不少旅客利用“免簽”便利頻繁來臺非法從事相關工作。自蔡英文當局2016年開始推“新南向”以來,島內的批評聲便沒斷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該政策的底層邏輯並非市場原則,而是出於赤裸裸的“臺獨”目的。民進黨當局試圖引導臺商臺企轉移到“新南向”地區,以降低與大陸的經貿聯系,並通過強化與“新南向”地區的社會文化互動對沖中華文化在島內的影響力,助力“文化臺獨”。

民進黨當局開足宣傳機器,尋找各種數據為“新南向”政策塗脂抹粉。在美國鼓動對華“脫鉤斷鏈”以及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結構發生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一些跨國公司調整產業和投資佈局,這在電子信息產業中下遊以勞動密集型為代表的組裝業中體現尤為突出。這也是近年來一些臺商臺企加大在東南亞投資佈局的一大原因。而民進黨當局幾乎將這些變化全部歸功於“新南向”政策,並對降低與大陸經貿聯系給島內經濟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故意回避,閉口不提。

事實上,即便是民進黨當局竭力試圖抓住的這根“稻草”,也本該是臺灣產業發展亟待改革調整的對象。因為這種已經形成路徑依賴的發展模式弊端極為明顯: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出口又高度依賴少數高科技產業,致使產業結構畸形;擁有大量就業人口的傳統產業競爭力因資源投入不足而持續下降,擁有更多就業人口的服務業發展則因缺乏市場而嚴重受限。

臺灣一度曾有機會推動經濟發展模式深度轉型。馬英九當局執政期間,有意通過推進兩岸經濟制度性合作來促成兩岸經濟深度融合,由此既可以實現兩岸產業合理分工,又可依托大陸廣袤的內需市場進一步拓展臺灣當時仍有相當競爭力的服務產業。當時島內一些學者便具體描繪過臺灣服務業可在兩岸深化合作的情況下分享到巨大紅利,強調“連接大陸,佈局全球”。但遺憾的是,10年前“臺獨”分子煽動的“反服貿運動”導致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進程中止,民進黨上臺後推動兩岸政治對抗、經濟“脫鉤”、社會文化疏離的“漸進式臺獨”路線,更是導致兩岸由“熱和平熱發展”陷入“冷和平冷對抗”甚至“風高浪急”的危險狀態,島內則呈現出朝野政治勢力惡鬥不休、社會群體撕裂嚴重的對立狀態,喪失推動經濟產業結構深層調整的內外環境。

為瞭粉飾政績,民進黨當局有意遮掩,試圖轉移島內的關註點,大談臺灣電子信息產業出口東南亞的數據,卻選擇性地忽視島內傳統產業出口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後的東南亞舉步維艱;鼓吹與“新南向”地區教育合作,卻拒絕回應因大陸生源急劇減少而使臺灣高教生源危機不斷加重;宣揚來自“新南向”地區的旅客有所上升,卻無法應對因大陸遊客急劇減少致使入島旅遊收入銳減、旅遊業損失不斷加劇的窘境。而臺媒曝光的流竄於島內的大量黑工,則凸顯出“新南向”政策的社會後坐力巨大,臺灣社會的良性運行遭遇嚴重挑戰,而且接下來還會長期性地支付高昂社會成本。

由此觀之,“新南向”政策偏執錯誤的底層邏輯,民進黨無論如何遮掩不瞭。正視兩岸合作巨大且不可替代的積極效應,回歸理性務實的政策路線,才是臺灣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最佳選擇。(作者是正奇經緯智庫特約研究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