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首艘自造潛艇“海鯤號”2023年9月28日舉辦命名典禮,還進行瞭一場沒有水的“下水”儀式,之後於2024年2月22日交由“中信八號”浮塢接載,移置臺船幹塢進行後續作業。然而在臺船幹塢內坐墩至今已近9個月之久,近日被高雄港遊船民眾目擊拍攝到臺船幹塢內的“海鯤號”,其帆罩周遭架起許多施工的鋼梁和棚架,並以大型藍色帆佈遮蓋,引起外界的質疑。對此,臺軍海軍退役“上校”、潛艇兵器長王志鵬表示,“海鯤號”是“假下水”, “假港試”,距離“海上測試”還相當遠。
王志鵬指出,首先,就是若幹裝備未到位!2024年4月19日媒體報道,臺 “潛艇自造”項目辦公室機密信函外泄,相關文件指出,系臺 “潛艇自造”專案召集人黃曙光寫給生產潛艇光電桅桿系統的“L3 Harris”公司的信函,內容中指出該公司無法準時在2024年1月交付潛望鏡組,恐致使“海鯤號”泊港測試、海上測試延期,更可能引發臺方與其他外部供應商合約糾紛。此外,還有電池組亦可能尚未到位。
王志鵬斷言,所以說2023年9月28日就是一個在指定日期,能夠進行“大內宣”,然後風光舉行的“假下水”。當時“海鯤號”舉行假“下水儀式”亮相時,帆罩建造的質量備受質疑。臺船辯稱,不平整隆起是所謂“瘦馬現象”,其實就是不折不扣急就章的“假帆罩”。如今在幹塢內準備打掉重建,終究是騙不瞭人的。不巧的是,近日高雄遊港旅客,拍攝到原型艇於塢內,帆罩正在進行施工,外界期待的光電桅可能已經到貨。
至於“海鯤號”於今年2月移置臺船幹塢後,外界普遍期待是否能夠盡快執行“泊港測試”甚至“海上測試”,王志鵬表示,以個人潛艇專業的觀察研判,距離還相當的遠。因為,目前在臺船塢內首先是盡快完成所有裝備的安裝(如帆罩內結構和潛望鏡、光電桅、各桅桿,以及電池組的安裝),之後才能依靠岸置的電力、高壓空氣、淡水,進行全艇的主、次系統測試,然後是全艇的整體測試,最後完成靜水壓和浮力傾斜測試。確定均無誤之後,才可能正式塢內放水開外閘門,由拖船拖帶往停靠的碼頭,真正“加油、加水、充氣、充電”,完成“海鯤號”自身必須的標準能力,開始進行“泊港測試”。
最後,王志鵬斷言,“海鯤號”預計在年底前能“出塢”,就算是不錯瞭。(海峽導報記者 黃榮亮 整理報道)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