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打仗,臺灣電能撐多久?”12日,中國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臺“經濟部長”郭智輝時,提出這一問題。郭智輝在幾番掙紮後勉強給出答案,“若以電網韌性來看,臺灣可以撐得住48小時,沒有問題”。

48小時是怎麼算出來的?恐怕連郭智輝自己都沒有數據支持。之所以會提到“48小時”,是由於“立委”質詢時指出,臺退役海軍上將陳永康在兵推時曾質疑,“不要擔心大陸武力攻臺我們能撐多久,重要的是萬一打仗,臺灣的電力能不能撐48小時”。

郭智輝本想將這一“燙手山芋”甩給臺安全部門,沒想到在他之前被質詢的蔡明彥(臺安全部門負責人)已搶先將“皮球”踢給瞭“經濟部”。郭智輝迫於無奈才不得不咬牙宣稱“可撐48小時”。

這個答案可信嗎?恐怕島內很少有人會如此“天真”。一方面,以解放軍的軍事實力,一旦戰端開啟,絕不會給“臺獨”武裝留下任何“可撐”的機會。這意味著,如果有必要給臺灣斷電,島內將在極短時間內徹底停電。

另一方面,島內民眾對臺灣脆弱的電網有著“令人心疼”的熟悉程度。要斷電用得著解放軍的炮火嗎?一隻小鳥、一隻松鼠、一條蛇甚至一把椅子,都能令臺島黑掉半邊天。此前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大喊控管島內“第五縱隊”,就有網友建議他把小動物抓起來,以防它們作為“內應”,破壞電網。

對於臺灣的能源問題,尤其是供電問題,新上任的郭智輝並沒有在“狀況外”,他不僅有著深入瞭解,甚至在上任之前已開始醞釀延續核電。孰料此“務實”之舉很快遭到民進黨“立委”“摸頭”,在與“綠委”們吃過一次飯後,郭智輝就在他原本要“打響第一炮”的能源議題上熄火瞭。

不過,能源、供電、用電問題關乎每一位臺灣民眾的生活,郭智輝不可能“一躲瞭之”。即便民進黨拼命試圖“捂”住相關話題的討論,但臺灣缺電這件事早已聞名國際。

“臺灣面臨嚴峻電力短缺問題,實施限電恐導致減產沖擊全球產業”,美國財經媒體CNBC10日的一篇報道指出,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臺灣依賴進口滿足逾97%能源需求。臺灣過去7年內經歷3次重大停電,4月又出現多次電力短缺。文章引述智庫學者觀點指出,高度仰賴進口使臺灣格外容易受能源供應中斷的影響。

文章提到,工業部門用電占全臺電力消耗約55.3%。另外根據預測,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比現今增加1倍,臺灣半導體制造業預計增加236%電力消耗。若未來臺灣因供電不足被迫頻繁實行限電,將導致芯片減產,使半導體產業蒙受巨額損失,甚至沖擊全球產業。

剛剛在島內掀起“仁來瘋”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勛,在離臺前也指出限制臺灣科技發展的“致命傷”——電力短缺。臺灣《聯合報》以“黃仁勛沒被聽見的話”為標題發表評論,文中提到,黃拋出想在臺設置第二個研發中心的意向,立即有九縣市上場開搶。但黃有一句話卻沒被“聽見”,他說:“臺灣需要更多電力(We need more power in Taiwan)”“電力不足是個挑戰(power limitation is a challenge)”。

評論指出,黃仁勛把這話留到離臺前夕才說,可能是不想破壞美好氣氛。畢竟,全臺都處於發展AI的熱頭上,說實話未免太掃興。然而AI和半導體都是“吃電怪獸”,缺電絕對是個致命傷,這點很現實。沒有電,再神的機器人也動不瞭,因此黃仁勛又不能不把話說出來。

為瞭盡可能在不用核電的情況下增加供電量,民進黨當局在旁門左道上動起腦筋。有媒體指出,近期臺“經濟部”撤銷瞭桃園市政府對3傢固體再生燃料(SRF)電廠廢止的處分,以便使這些電廠能夠繼續通過燃燒垃圾進行發電。

為什麼桃園市政府要讓這些電廠停工,就是因為大量燃燒垃圾會造成嚴重空污問題,並直接影響民眾身體健康,導致肺腺癌等呼吸道疾病發生率升高。但顯然賴當局並不關心老百姓的肺,SRF電廠甚至被當成“綠電”,不僅能繼續開工,甚至還可以得到當局的補貼獎勵。

不過這種“用肺發電”的小修小補,根本填不滿臺灣電力供應的巨大缺口。臺灣《中國時報》就直接在社論中下瞭結論:郭智輝難敵“神主牌”,缺電無解。

該報另一篇評論則指出,從蔡到賴,民進黨仍堅持走極端反核路線,但缺電是實質經濟問題,隨著愈來愈多人當起掀開“國王新衣”的小孩,民進黨有必要改變“缺電是政治問題”的守舊心態,盡速脫離催眠“臺灣不缺電”的烏托邦。

“臺灣不缺電”已成為民進黨的“信仰”,成為其辨識是否是自己人的“硬指標”。然而,民進黨造孽,全臺民眾遭殃。廣大臺灣民眾無法依靠偏執的“政治正確”解決實際問題,除瞭要飽受缺電之苦,習慣常態化停電之外,還要面對電價持續上漲的沖擊。

放著核能的“源頭活水”不用,死咬註定跳票的“非核傢園2025”不放,民進黨當局錯誤的能源政策不僅是臺灣缺電的罪魁禍首,更給臺灣未來產業發展埋下深重隱患。沒人相信兩岸若開戰,臺灣的電力能撐48小時,更有可能發生的是,兩岸還未開戰,臺灣先沒電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