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於網絡

據《聯合早報》報道,臺“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陸籍男子聲稱要“投奔自由”不足為信,初步調查,他曾在解放軍海軍擔任過艇長。

這個管某人的話一向信口雌黃、顛三倒四,上一次廈門漁民事件中大傢都已經領教過瞭,個人認為可信度不高,可能是為瞭甩鍋挽尊編的瞎話。

另,臺灣非法武裝偽“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不排除近日無人機闖入金門及這次快艇闖淡水河口事件,是大陸利用灰色地帶測試臺灣底線的作法,必須維持警覺。但他不認為快艇事件構成臺軍第一擊要件。

總之,目前臺非法武裝及政權的調查處理結果如下:

沙侖雷達操作員於淡水外海6浬即鎖定該目標,將其誤判為一般返港作業的臺籍漁船,雖有通報淡水安全檢查所人員,但未及時調派巡防艇前往攔截登檢;八裡安檢所辨識該船為非臺籍漁船後,也沒在第一時間通報查緝,相關人員確有疏失,已依規定追究海巡署北部分署署長廖德聖,以及雷達操作員等10人的疏失責任,分別懲以申誡或記過。

這個明顯是在甩鍋,強行找“責任人”頂包。雷達操作員誤判很正常,漁船不一定安裝應答機/敵我識別裝置,他沒有理由認為那就是“敵船”,通報完瞭他的責任就結束瞭,每一艘“疑似”船隻都派人去檢查嗎?不可能嘛。

八裡安檢所的責任更大一些,明明已經目視判定為非臺籍船隻,卻遲遲沒有派船去登臨檢查,確實該被追究責任。但是為什麼不派船去呢?最大的可能是檢查力量不足、船隻不夠。

整個過程梳理下來:

1、臺當局對該男子前往臺灣的目的並不清楚,所謂“投奔自由”的說法,他們自己都不信;

2、該男子身份並不清楚,“海軍艇長”說法明顯存在問題,我海軍艇長起碼是正營職軍官,軍隊自2000年開始實行“自主擇業”政策,投敵、叛變、判刑(5年以上)自動失去資格。該男子是傻的麼?該阮姓男子現年60歲左右,應該是生於1965年前後,如果真的是海軍,18歲參軍入伍、服役20年提升正營/副團起算,應該是2003年退役,符合自主擇業條件,並於去年2023年轉為退休待遇。這時候叛逃投敵,是嫌退休生活不夠安逸?一個月退休工資兩萬多,啥都不愁,兒孫滿堂的時候叛逃瞭?

3、對於淡水河口重大安全隱患的排查並不充分,或者不便於明說。

經查詢實時傳播位置,淡水河口航運相當繁忙,河道內部航道高達9條以上,河道寬度僅為1千米左右,船隻密集度非常大。在沒有安裝自動應答機/敵我識別裝置的情況下,想要通過雷達判別是不是自己的船、是什麼船,無異於癡人說夢。

據臺“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下午記者會通報並公佈這艘快艇雷達航跡圖,稱該船9日上午9時44分,駛近淡水河口6海裡處,就被沙侖雷達偵測到這艘快艇光點。但當時雷達上有57艘漁船光點,有關人員誤以為臺籍返航漁船;直至上午10時20分,八裡守望哨通報稱用目視望遠鏡看到,確定不是臺籍漁船。

實際上該船是在進入淡水河後並於淡水渡船碼頭與交通船發生擦撞,交通船業者隨即撥電向海巡署通報。海巡署派員抵達現場,逮捕該名大陸籍男子並押返淡水漁港安檢所,之後移送士林地檢署偵辦。

可見目前臺“官方”所有人的話都是在胡說八道,真實情況應該是如下:

1、某腦殼比較軸的老年憤青,利用“子母船”的方式,由大船拖航小型船舶抵達臺灣外海;

2、啟動子船的舷外掛機,混在漁船中抵近淡水河口;

3、淡水河臺“駐軍”、“海巡署”等軍方和民間組織均未能識別這艘不明船舶;

4、這艘小型船舶就這麼大搖大擺的、堂而皇之的進瞭淡水河谷,在靠岸的時候不小心撞到瞭淡水河內一艘交通船;

5、交通船業主報警,大陸小型船舶被識破。

根據臺島內部鬧出來的動靜來看,目前臺當局高層應該是十分震怒的,否則下面這些“海巡署”、“海委會”、“國防部”的人不會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事情才發生不到24小時就拿出所謂的“處理意見”來,根本都來不及調查充分就顛三倒四發佈驢頭不對馬嘴的信息。

此事充分證明通過淡水河口滲透進入臺北市腹心地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以塑料件為主,水下推進器、舷外掛機、“大飛”一類小型低雷達特征船隻,混在漁船中間神不知鬼不覺進入臺北市腹心地區包括偽“總統府”附近地區,是可能的。

紅點處為臺偽“總統府”,藍色線條為淡水河航道,其實隻要進入瞭臺北市區就已經很難很難定位抓捕滲透人員瞭,隻需要通過淡水河口之後在市區選擇位置登陸即可。

當然,區區一艘小艇承載的幾個特種兵、特工,遠不足以完成斬首任務,指望幾個人就敲掉賴清德的腦袋是不現實的,他們的主要任務還是潛伏定位臺非法政權領導人的確切位置、車輛行蹤等關鍵信息;或者提供目標指引,發射激光標記其確切位置;或者潛伏在其預設逃跑線路上,為精確打擊提供地面支持。

到現在才“震怒”恐怕已經晚瞭。

就目前暴露出來的淡水河佈防漏洞,可以想見其實相關滲透人員早就已經就位很久很久瞭,一個60歲老頭大搖大擺就這麼都能進去,滲透人員進不去?開玩笑嫩您吶?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