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色轟炸機

今年5月,解放軍進行瞭“聯合利劍-2024A”大規模環臺軍事演習,臺灣地區因此再次成為瞭人們關註的焦點。根據資料,目前臺灣地區總兵力超過17萬人,戰時還可能擴充到30餘萬人。盡管和解放軍的總兵力沒法比,但臺灣的軍力在全球也能排到第21位。那麼臺灣地區的防務體制是怎樣的?有什麼重大缺陷?

▲臺灣軍隊,圖片來源:網絡

臺灣軍事體制的變革始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臺獨”分裂活動在島內瘋狂蔓延。2000年,臺灣立法院通過瞭所謂“國防法”和“國防部組織法”,基本以法律形式確定瞭其軍事體制架構。相關法律規定,臺灣地區領導人是“三軍總司令”。2025年5月20日後,這一職位便由賴清德來擔任。他能統率臺灣陸、海、空三軍,具有最高指揮權限。在指揮層面上,臺地區領導人需要通過所謂行政院中的“國防部”下轄的參謀本部來指揮軍隊,參謀本部也是臺灣遂行三軍聯合作戰的指揮機構。

▲臺灣軍事指揮體制架構,圖片來源:網絡

臺灣參謀本部的最高官員為參謀總長,目前由臺灣海軍二級上將梅傢樹擔任。參謀本部下屬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司令部等,由它們負責指揮臺灣各軍種軍事力量。這些職位,目前分別由臺灣陸軍二級上將鍾樹明、臺灣海軍二級上將唐華、臺灣空軍二級上將劉任遠擔任。另外,臺灣還有所謂“安全會議”,它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規劃整體防務戰略的輔助、咨詢機構。機構主席由地區最高領導人兼任,成員涵蓋臺灣軍、政、經等領域的多名高級官員,需要負責協調、決策臺灣重大防務問題,為其軍隊建設規劃獻計獻策。

▲賴清德,圖片來源:網絡

臺灣軍事指揮體制架構基本呈現出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決策一元化”,即地區領導人通過行政院,把命令傳達給所謂“國防部”的參謀總長,然後再傳達到三軍。二是“三軍聯合作戰”體制。臺灣地區在戰時將進入聯合作戰形態,命令由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也就是衡山指揮所下達。而軍政、軍備方面的工作則由“戰爭支援中心”負責。各個軍種將聯合進行軍事行動,作戰形態包括統一部隊作戰、特設部隊作戰、聯合特遣部隊作戰、軍種聯合作戰等。

▲衡山指揮所,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這套軍事體制,有什麼缺陷和問題呢?簡單來說,它的信息化能力不足、隻能遂行防禦作戰。這一點不妨拿解放軍舉個例子。早在2016年的軍改中,解放軍就確立瞭“軍委總管、戰區主戰、兵種主建”的基本原則。戰區作為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比軍改之前有瞭更高的權威和指揮權,重要性得到瞭提升。戰區負責指揮區域內的海陸空軍事力量,擁有自己的聯合指揮部,但是也要受到軍委聯合指揮部的指揮。這樣一套體系,全部是以“信息化”為核心打造的,它需要強大的指揮控制系統支持。然而,臺灣有太多老掉牙的古董級裝備,信息化能力很差。總而言之,臺灣想依靠這樣一個信息化程度低、指揮和決策都非常一元化的軍隊“以武拒統”,難度可想而知。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