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花蓮地區昨天(3日)發生規模7.3級強震,全臺有感,各地陸續傳出災情。但雙北、基隆、桃園等地區,明明也感受到劇烈搖晃卻沒收到臺當局推送的全臺地震警報,引發“在野”民代群起痛批,難道全臺警報隻有在選舉時才響嗎?臺灣資深媒體人王尚智指出,自己昨天早上手機收到的甚至不是臺灣的警報,而是來自大陸福建的警報。

昨天上午花蓮發生規模7.3級地震,是“921大地震”以來,臺灣規模最大的地震。全臺明顯搖晃有感,雙北等縣市強度達到五強或五弱,全臺警報卻安靜無聲。這讓臺灣北部地區民眾自嘲“難道被放棄瞭嗎”“是邊緣人無誤”。也有網友在臺灣知名論壇上發文指出,在地震發生時,沒收到臺當局的警報,但震前30秒收到“KNY臺灣天氣·地震速報”App警報的通知,直呼臺當局的警報“不如民間App”。

據臺當局“氣象署”統計,此次地震達告警標準的有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東縣、花蓮縣、嘉義市、臺中市、臺南市十二縣市,但桃園市、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新竹市、高雄桃源、屏東九如七地,都未發送出告警。

臺“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辯稱,地震發生時,測報中心會陸續接收到地震波。昨天上午7時58分發生規模7.3地震,第一報預估規模6.2,第二報預估規模6.8,而這兩報的雙北、桃園、基隆、高雄及屏東地區都沒達到震度4級,與實際觀測結果有落差。吳健富還成功,臺灣東部地區總計有六百多處測站,但因地形屬於狹長型,測站排列受限於地形,有人員、電源及網絡問題限制,分佈沒有西部平原那麼平均,預估數值也沒有西部穩定,未來會想辦法調整測站分佈。另外,過去警報門檻為震度3級,但因3級預警的密度太高,不少民眾抱怨告警訊息太頻繁,在2021年調整為4級才告警,未來也可能檢討調整發佈門檻。

臺灣媒體人王尚智對此直言,“氣象署”無理詞窮丟出謊言,等著被地震專傢們打臉。而臺灣地區兩項選舉前,臺灣民眾卻因大陸發射衛星而接連收到四發臺當局發送的短信,很明顯就是人為手動控制。他質疑,當時可能人為介入控制而關閉某一部分設定,導致這次重要的天災警報沒發佈,“這當中有鬼”。

而臺當局“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林右昌昨天聲稱,雙北部分區域原估震度不到警戒值,所以電腦系統沒有發送全臺警報。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則指出,2022年3月23日花蓮發生規模6.7強震,當時共發佈4次強震即時警報。他直言,普通衛星發射時,警報震天價響;真正面臨大地震,警報靜悄悄,宛如“裝飾品”,痛批擺爛“內閣”,失職失能,民眾憤怒。

民眾黨民代吳春城也認為,相關部門務必徹底檢討,臺當局公部門絕不能隻知道花錢,卻沒能發揮功能,更沒能保障民眾的生命財產。

臺灣“聯合新聞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灣島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且活動斷層幾乎遍佈全島,導致臺灣幾乎每個角落都面臨地震威脅。為因應緊急災害,臺“氣象署”針對地震推出災防告警系統,震度達一定等級,就會發出警示訊息。然而該地震警報推出以來總是遭人詬病,沒接到警報的民眾哀怨淪為“邊緣人”,接到的民眾有時也嫌地震不大警報卻好吵。面對大地震生死瞬間,也難怪民眾要問,這個全臺警報到底能示警什麼?

文章指出,臺當局的全臺地震警報上路以來至今已八年,花東地區近兩、三年地震頻頻,專傢學者多次針對東部斷層、板塊活動情形示警,臺“氣象署”顯然未超前部署。

臺灣“中時新聞網”的文章則指出,這個全臺警報也不是免費的。臺當局“消防署”預算編列四年35000萬(新臺幣,下同),辦理災害警報傳遞。算起來,一年也要近1億預算執行。既然要花民脂民膏,自然就應該更精準,甚至更有利於民眾參考避難的資訊,將傷亡降至最低,然而警報發送情況實在難令人滿意。

臺媒質疑,警報大響的標準到底是什麼?符合民進黨選舉利益才算嗎?這樣的警報對民眾有何幫助?(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 整理報道)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