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作用內,島內一些激進派,變得更加猖獗,有意部署“激光武器”,與大陸進一步對抗,如此一來,島內會不會獲得更多的戰略優勢?
01
臺軍戰術曝光,可抵禦大陸無人機?
目前,美國、以色列、俄羅斯都在“激光武器”領域深耕,現代戰場上,傳統的作戰方式已經無法滿足。
比如,隨著無人機的快速發展,多國已經開始組建無人機“蜂群”,通過投放大量無人機,對敵方防空系統造成巨大壓力。
同時還可以做到高精度、低成本的打擊,解放軍序列中,同樣裝備瞭許多先進的無人機。
臺軍研究人員在探討激光武器的時候,還對解放軍的火箭彈、中大型無人機進行瞭戰術預演,尤其提到瞭“翼龍”系列無人機。
其認為,目前關於“如何打擊大陸無人機”的方案已經基本確定,相關武器的關鍵技術也已經解決。
盡管臺軍吹噓的厲害,但事實上,臺軍所謂的激光武器,才剛搞清楚是什麼原理,也就是他們所說的“第一階段研究”。
像是美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對於激光武器的基本原理早已掌握,主要的困擾集中在配套供能裝置小型化,以及散熱工程等等。
舉個例子來說,美國50KW戰術激光系統經過精心設計後,勉強可以塞進8X8底盤的斯特瑞克裝甲車裡,這已經被美軍視為相當瞭不起的傑作。
所以,臺灣憑什麼認為,自己的激光武器技術比美軍還要先進、超前?
02
技術不成熟,一切都是幻想
果不其然,臺軍自以為不可一世的“絕殺戰術”,至今為止,恐怕還隻是個“胚胎”。
按照臺軍計劃,激光武器可以與復仇者防空車輛配合,用於對目標的獲取和制導,從而確定其為激光武器的潛在目標。
50 千瓦激光器具有“足夠的原始功率輸出,可以用於實戰,臺軍研究部門希望這種系統在完成實驗後,被軍方所采用。
不可否認的是,臺軍設想激光武器與復仇者配合並非不可能。
激光武器可以被安裝在另一輛車上,可能是一種重型軍用運輸車,也可以是一個堅固的戰術作戰系統,但根據現有隻有來看,可行性還是比較低的。
而臺灣是否能大規模生產該類型裝備,並滿足定向能武器的大功率要求,還是個未知數。
在臺灣其他防空系統中,如美制愛國者、天劍-II等,決定戰鬥序列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由此可見,臺灣當前發展的低功率激光武器,甚至想在短時間內實現實用化,就是不可能的事。
更別提對付“翼龍”瞭,再看看大陸無人機的列裝規模,臺軍的設想更像是天方夜譚。
03
5天3次,臺軍壓力很大
去年9月份,解放軍在5天內三次出動無人機,島內聲稱,臺軍面臨的防空壓力非常大。
原本,大陸軍機戰艦就已經在實施繞臺行動,如今無人機也加入行列,這引起瞭島內的高度擔憂,猜測解放軍是不是找到瞭收臺的新辦法?
臺軍專傢表示,解放軍這是借著襲擾的機會,測試無人機的遠程控制和定位精準等功能,此人認為,無人機相比有人戰鬥機來說,操作成本很低。
如果完全依賴有人戰鬥機,即便對岸軍力再強,也總有疲憊的時候,更何況,俄制發動機壽命比美制的要低很多,解放軍也得考慮後勤維護問題。
且不說這種說法有沒有依據,起碼我們知道,臺軍已經在想辦法應對大陸無人機瞭。
不過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大中型無人機的飛行高度一般都在數千米之上,憑借現代紅外或光學探頭和導彈,實施對地打擊的時候,是不需要下降高度的。
即便是美軍研制的大功率激光武器,也無法保證對高空中的這類目標構成損害,更何況,若大沖突不可避免的爆發,解放軍不會保守到隻用無人機。
04
解放軍的佈陣,沒這麼好破
前期,解放軍可以先發射適量誘餌導彈,引導臺軍“愛國者”防空系統開啟雷達,如此,解放軍便可獲得戰場情報,進行相對應的軍事部署。
在全方位的偵查下,獲得“愛國者”導彈的具體方位,並不是什麼難事,一旦確定各部分精準位置後,下一步作戰計劃就擁有瞭更多的選擇權。
首先,可以先使用東風17獲得優勢,東風17屬於中近程高超音速導彈,可以在空中進行滑翔、彈道軌道多變,途中還可以實現加速,從理論上來說,幾乎沒有任何防空導彈可以奈何得瞭它。
其次,解放軍可以使用巡飛彈或者自殺式無人機前往“愛國者”導彈陣地。
巡飛彈發射出去後,可迅速抵近目標並在其上空巡邏,執行偵查監視,做好情報工作後,在實施空襲打擊。
很大程度上,這可以壓制“愛國者”導彈系統的雷達,降低自身暴露的風險。
另外,遠程火箭炮彈也能發揮巨大作用,依靠慣性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制導以及激光末段制導等先進技術,可以出色完成打擊任務。
而這僅僅都是開胃菜,組合進攻海陸空三軍實施協同作戰,不論如何假設,臺軍都不可能在與大陸對抗中討到便宜。
使用激光武器對抗大陸無人機,更是癡心妄想。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