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臺灣媒體27日表現亢奮,聚焦首艘自制潛艇“海鯤”號當天“浮起來瞭”。這是該潛艇自去年9月舉行下水儀式後,首次對外展示完整全貌並真正“下水”。不過對於這艘依靠多方技術拼湊出來的潛艇,就連島內專傢也承認,真實戰力恐怕難以滿足臺軍設想。

首次對外展示全貌

據臺灣《聯合報》27日報道,負責“海鯤”號潛艇建造工作的臺灣國際造船公司(簡稱臺船公司)宣佈,當天已完成自制潛艇原型艇“海鯤”號的“浮船測試作業”,順利將該艇從臺船封閉式組裝工廠經由浮船作業移至幹船塢,經過漫長作業後,確認該潛艇建造工程第一階段各項水密性能、重量控制、穩度與各艙壓載皆符合設計預期標準。

臺灣中時新聞網稱,“海鯤”號於26日從組裝工廠被拖出後,轉移到3.5萬噸的浮動船塢。27日早上,在4艘特戰突擊艇的戒護下,浮動船塢開到航道後註水下沉,“海鯤”號得以第一次“下水”。報道稱,由於此前島內對這艘自制潛艇多有批評,甚至嘲諷“下水就會沉沒”,因此該潛艇最終浮在水面時,圍觀民眾還大肆慶祝“浮起來瞭”“沒漏氣”。

浮動船塢上的臺灣“海鯤”號潛艇(臺媒)

臺灣TVBS新聞網28日稱,在去年9月的“下水儀式”上,“海鯤”號的艦艏及側向聲吶、魚雷發射管等多個重要部位都被有意遮擋,而27日該潛艇才首度完整展示全貌。該潛艇的艦艏及船舷側向聲吶陣列、魚雷發射管、進排水口、X型尾舵等清楚可見,舷側後半部還有12個圓孔,推測是用於發射魚雷誘餌,隻有7葉螺旋槳推進裝置仍被帆佈包裹。

報道還引用臺灣專傢的分析稱,通過螺旋槳的形狀就大概可以推算出潛艇的轉速和靜音性能,“水下作戰是聲音的戰爭,識別潛艇的重要方式為聲紋,每艘潛艇因螺旋槳角度等多重因素而擁有獨特的聲紋。因此‘海鯤’號的螺旋槳仍以帆佈包裹,避免暴露而被對手反推其性能數值。”

臺灣《自由時報》分析稱,值得註意的是,“海鯤”號艦體下方也被網格狀材料細密包覆,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這是該潛艇側向聲吶的位置,搭配艦艏環形聲吶,可將潛艇的探測盲區降到最低。

距離服役尚有時日

《自由時報》稱,“海鯤”號排水量約2500噸,長70米、寬8米,外形采用強調靜音、裝備容納量大的“雪茄”型設計,與突出水下巡航能力的現役“劍龍”級潛艇的水滴型設計不同,整體構型較後者更為寬胖。該艇采用X型尾舵設計,與以色列“海豚”級潛艇設計類似,可提高潛艇的靈活性和水下機動性。“海鯤”號的主要武器系統為18枚美制MK-48重型魚雷,未來還考慮向美方采購潛射型“魚叉”導彈,並搭配臺灣自行研制的智能水雷。

根據臺船公佈的信息,“海鯤”號下一步將進行泊港測試(HAT)、海上測試(SAT)作業,之後才交由臺海軍進行作戰測評,包括發射魚雷、驗證戰鬥系統,最後才能成軍並正式投入戰備。

盡管臺灣媒體對於“海鯤”號下水大加稱贊,但曾擔任臺海軍潛艇訓練中心教官的王志鵬卻潑來一盆冷水。他表示,“海鯤”號潛艇此次“下水”主要是為進入臺船的幹船塢進行後續安裝,這個過程並沒有任何測試意義,因為艇上裝備並未到齊,需要等到全艇的桅桿、電瓶等裝備到位,並將燃油、淡水、充電加到標準值,才能進行有意義的下水測試。

臺灣《聯合報》也介紹稱,目前“海鯤”號隻是一個封閉的空殼,下一步需由技術工程人員在幹船塢內進行裝設電瓶、光電桅桿、潛望鏡等設備後,再進行泊港測試中的重要項目“預備傾測試驗”。該測試將對“海鯤”號的重量進行實際的檢測,驗證電腦設計的結果是否正確,整個測試的時間最長將達5天,若發現配重不平均,還需要調整內部設備的位置,以確保潛艇能正常下潛與上浮。隨後該潛艇還要完成其他各項測試,符合標準、驗收合格後,才會擇日安排出海測試。因此“海鯤”號正式出海,至少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江炘杓表示,“傳統潛艇,特別是第一艘原型艦艇,從下水到交付成軍會遇到很多問題。西班牙S80型潛艇首艇從下水到成軍,中間花瞭兩年七個月。因此‘海鯤’號從去年9月28日下水,如果一直到後年的9月28日才交付成軍,也是正常的。”

臺灣海軍“成功”級護衛艦退伍艦長黃征輝表示,臺船建造潛艇外殼的技術原本就沒問題,重點在於艇體完成裝備舾裝後的港試與海試是否能達到作戰需求。“外界不需要因為‘海鯤’號的艇體亮相而失去冷靜觀察,測試之路相當漫長”。他還認為,“海鯤”號完成度,去年根本未達“下水”標準,舉行儀式後,待在船廠5個月,也都未碰到水,這在世界上很罕見。

關鍵系統幾乎都來自外部

臺灣從2016年啟動瞭所謂“潛艦自造”計劃,但該計劃自啟動以來屢屢受挫:先是與荷蘭洽談潛艇外殼專利碰壁,打算向日本購買封存潛艇又沒瞭下文,還被爆出技術顧問是來自直佈羅陀的“皮包公司”。

據島內媒體報道,臺灣自制潛艇由臺船負責總體建造,所需關鍵技術則被列為“綠區”“黃區”“紅區”三項,其中“綠區”為臺灣可自行生產的設備,“黃區”為自制比較困難的設備,“紅區”則是沒有研制能力,需要外援才能獲得的設備,包括潛艇作戰指揮系統、聲吶外罩、潛望鏡、柴油機、魚雷、導彈等,也就是幾乎全部關鍵系統。

由於這艘臺灣自制潛艇的核心技術幾乎全部來自外部,它們之間是否匹配、能否有效運作,一切都是未知數。因此關於“海鯤”號的具體性能,各方並不看好。美國“動力”網站27日稱,去年9月亮相的“海鯤”號潛艇的圍殼加工質量“可能達不到最高水平”,而最新的照片也並未能完全推翻這些觀點。報道還提到,沒有證據表明“海鯤”號安裝有可以提高水下探測能力的拖曳聲吶陣列,以及能大幅增加水下潛航時間的空氣獨立推進(AIP)系統。

《臺灣郵報》稱,“海鯤”號圍殼上的坑坑窪窪引起各界討論,臺船公司和臺軍宣稱是所謂“瘦馬現象”,即“外層鋼板因無肋骨支撐出現微凹陷狀”,“均為正常現象”,但批評者稱,日本潛艇就沒有類似情況,質疑是臺船公司電焊技術還不達標。此外,“海鯤”號能否浮在水面上隻是最基本的指標,它未來最重要的挑戰在於能否潛入300米以下的水深,以及能否發射魚雷以及潛射“魚叉”導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