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時隔七天之後,中國海警再次發佈在廈金海域開展執法活動的官方通報。通報稱,2月25日福建海警組織艦艇編隊在金門附近海域開展執法巡查。與此次通報一同發佈的,還有中國海警開展此次執法任務的三張現場圖片。圖片顯示中國海警14608艦、2202艦參與瞭此次任務,此外,臺“海巡署”的小艇也在圖片中“亮相”,並在中國海警的“註視”下行駛。相關專傢2月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中國海警發佈的通報和圖片釋放出強烈信號,中國海警在金門海域的執法力量得到瞭升級,相關部署也意味著中國海警在廈金海域乃至臺灣海峽的執法活動不僅將常態化,而且將突出維護主權和行使管轄權的維權執法。

中國海警在2月18日發佈的通報中表示,福建海警局將加強海上執法力量,在廈金海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而2月25日發佈的通報則表示福建海警組織的艦艇編隊在金門附近海域開展執法巡查。一同發佈的圖片顯示,此次任務中除瞭隸屬於福建海警局的14608艦之外,隸屬於中國海警局直屬第二局的2202艦也參與瞭此次行動,這無疑是此次執法活動的一大亮點。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事實上,中國海警直屬二局大噸位的執法船2202和2203艦都參與到瞭此次執法任務中,這無疑是對現地力量的一種顯著加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海洋戰略研究所副所長楊霄2月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2202艦還是2203艦都長期參與到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行動中,在中國釣魚島附近海域長期開展維權行動,經驗非常豐富,執法非常專業。這兩艘執法船的加入不僅在噸位上對臺“海巡署”具有壓倒性優勢,而且執法能力也更勝一籌。

有相關人士也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海警此次發佈的14608艦和2202艦現場執法圖為中國海警艦船駛向金門島的畫面,其中14608艦還與金門島“同框”,而在2202艦後還有兩艘中國海警執法船成編隊航行。而在2202艦一旁活動的為臺“海巡署”船艇,相比之下,2202艦優勢明顯。

中國海警直屬力量的加入顯然是對臺灣方面打破金門海域穩定局勢和兩岸默契的一種針對性回應。一位匿名專業人士2月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海警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維權執法,無論是中國海警的直屬執法力量還是地方執法力量平日裡都要承擔這一職能,但是側重點會有所區別。地方海警力量更多的是在近海海域開展對內執法活動,而直屬海警力量活動范圍更大,更加側重於開展“對外”的海上維權,更多地參與到維護國傢主權的行動中。

這一指向也體現在中國海警的相關表述中,中國海警在此次通報中表示,此次巡查期間,海警艦艇采取編隊航行、識別查證、警戒護漁、喊話警告等措施,加強重點海域執法巡查。中國南海研究院世界海軍研究中心主任陳相秒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識別查證、喊話警告這樣的措施更多出現在中國海警針對外國船隻開展的維權行動中,在針對本國船隻的執法行動中較少采取這樣的措施。這一變化也凸顯中國海警在金門乃至臺灣海峽這一特殊海域將更加堅決的行使管轄權,“把中國領海更好地管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國海警發佈的現場圖片中多次出現瞭臺“海巡署”船艇的“身影”。楊霄認為,此次發佈的圖片宣示瞭我方立場,也傳遞瞭重要信號。

“我個人認為,其中一幅圖片顯示,在2202艦的行駛過程中,臺‘海巡署’的船艇做出瞭掉頭駛離的動作,而另一幅圖片中,面對我方的果斷執法,臺‘海巡署’的船艇隻能逡巡駛離。”楊霄分析稱,這些圖片警告意味很明顯,“等於是告訴瞭臺方廈金海域根本不存在所謂‘禁止、限制水域’一說,而且我們也絕不承認臺方在這一海域的管轄執法權。我們的海警船有權在這一海域開展執法活動,我們的漁民也有權在這一海域長期從事漁業活動。”

無獨有偶,福建漁政2月25日也發佈消息稱,為維護廈金海域漁業生產秩序,2月25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調派2艘漁政執法船艇,在廈金海域開展漁業執法。當前正值漁業生產旺季,福建省漁業漁政部門將根據需要進一步加強海上執法力量,開展常態化漁業巡航執法行動,保障漁民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陳相秒認為,此次中國海警的執法行動顯示,未來中國海警在這一海域實行執法活動不僅將呈現常態化,而且力量配備也將發生變化,“我個人認為,未來金門海域乃至臺灣海峽的海上執法活動會更多交由中國海警直屬部門管理,因為直屬部門的執法力量更強,這種配置會更合理一些。相應地,如果兩岸關系持續惡化,或是臺方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我相信我們的執法力量也進一步升級。”

楊霄認為,後續中國海警應該會在金門甚至臺灣海峽海域維持執法力量,在整個臺灣海峽發揮作用,維持這片海域的安全和秩序,這一過程中臺“海巡署”在這一海域的“存在空間”也必然會被壓縮,“我認為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