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目標。
12月21日,正值澳門回歸24周年翌日,與澳門發展息息相關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公佈。該《規劃》是指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建設發展的重要依據,規劃期至2035年,圍繞澳門回歸25周年、30周年、2035年定下三大階段性目標。其中,到2029年,合作區澳資企業數量將達到現時數量的5倍,增至2.5萬傢;並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四新產業”。《規劃》當中也有不少涉港元素,特別提及合作區要深化與香港─深圳極點聯動發展,依托港珠澳大橋加強與香港在金融、投資貿易、專業服務、物流等領域的合作。\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帥誠廣州報道
記者研讀《規劃》時發現,合作區的發展目標定得非常細致,連將來合作區內吸引澳門居民就業和居住的人數也清楚標註,落地指導意義非常強。截至目前,合作區澳資企業達5323傢,2022年GDP超過460億元(人民幣,下同),目前已經落地的改革成果超過600餘項。《規劃》肯定瞭合作區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但也指出,橫琴實體經濟發展還不充分,服務澳門特征還不夠明顯,與澳門一體化發展還有待加強,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任重道遠。
探索中醫藥監管創新
為此,《規劃》要求到明年期末,合作區實有澳資企業要達到8000傢,比現時將近要增加2000多傢,實現區內澳資產業增加值20億元。到2029年澳資企業數量更要達到現時數量的5倍,達到2.5萬傢,實現區內澳資產業增加值90億元。有產業才會吸引更多企業落地,《規劃》要求合作區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新產業。這些產業又被稱為“四新產業”,即是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
《規劃》將支持澳門國傢重點實驗室等優勢科研平臺,在合作區建設微電子、智慧城市、轉化醫學、先進材料、新型能源等研發中心和聯合實驗室。同時支持合作區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為主陣地,建好用好澳門藥物監督管理橫琴咨詢服務中心,積極探索中醫藥監管創新,實施“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模式。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認為,《規劃》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個初心,從琴澳空間、產業、民生、城市建設等全方位一體化發展作出的系統謀劃、整體規劃,是明確合作區未來十年至十五年的發展藍圖和指導方針的綱領性文件。李偉農表示,下一步,合作區將積極對接澳門資本、澳門企業,推動更多具備澳門元素的好項目落地合作區。
深化與港深極點聯動發展
合作區的建設與香港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密切相關。《規劃》提到,將以合作區為總牽引,推動澳珠深度合作,攜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深化與香港─深圳極點聯動發展,加強與深圳前海、河套在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依托港珠澳大橋加強與香港在金融、投資貿易、專業服務、物流等領域合作。深化與廣州─佛山極點聯動發展,加強與廣州南沙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領域合作,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區域創新共同體。
位於珠海橫琴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聯合實驗室的乘木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會軍告訴大公報,《規劃》對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的支持和鼓勵,將對在橫琴從事科研項目的企業提供很大的幫助。“我們作為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聯合實驗室的合作項目,可以借《規劃》的東風開展更多項目合作。”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