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傢公祭日前夕的12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正覺寺叢葬地佈置鮮花,民眾前來悼念。\中新社

  12月13日是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傢公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將在南京舉行大規模的國傢公祭儀式,包括港澳臺和海外人士在內的8000名代表將現場參與公祭。據瞭解,國傢公祭儀式現場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目前各類藏品總量已達19.3萬件(套),其中自2014年設立首個國傢公祭日以來,紀念館新增860件(套)文物,包括日軍“百人斬”殺人競賽的美國報道,以及蓋上“極密”字樣的日軍官方紀錄。這些文物實證南京大屠殺,警醒國人勿忘國恥。\綜合新華社、大公報記者賀鵬飛

  南京市人民政府早前發佈通告稱,2023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國傢公祭儀式。據悉,國傢公祭儀式開始之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於當天上午8時舉行升國旗、下半旗儀式。上午10時國傢公祭儀式開始時,南京市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12個社區和6傢抗戰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同步舉行悼念活動。

  日本友人捐贈“死守南京”命令

  將舉行國傢公祭儀式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藏有19.3萬件(套)還原歷史真相的珍貴文物,近十年新增的有860件(套)。其中一份有關“死守南京”的作戰命令──“衛參作第44號”命令,係由日本友人巖松要輔於2007年在日本佐賀縣唐津市一傢書店裡發現,並於2017年3月底捐贈給紀念館。與該文物一同捐贈的,還有教導總隊的作戰計劃、口令、防禦工事說明等原始文件。

  “完整的作戰命令文本十分稀缺,這份史料使我們對衛戍長官司令部所發作戰命令的數量、指揮模式及撤退前的部署,有瞭清晰瞭解。”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孫宅巍說。

  而一份蓋上“極密”字樣的《自昭和十二年(1937年)十二月九日至十二月十三日 步兵第三十三聯隊 南京附近戰鬥詳報》,是由日本愛知縣圓光寺住持大東仁征集的。“戰鬥詳報是日軍的官方紀錄,是當時、當天記錄下來的日志,非常可信。日本有一部分人不承認有南京大屠殺的事實,但這就是鐵證!”大東仁說。

  “百人斬”罪行 暴露侵略者本質

  南京大屠殺當年曾被西方媒體報道,美籍華人魯照寧就捐贈瞭兩份有關大屠殺中“百人斬”殺人競賽的報道,分別是1937年12月6日發行的《紐約時報》和1937年12月14日發行的《芝加哥每日論壇》。《紐約時報》的報道稱,來自上海前線的一份電報詳細介紹瞭兩名日本軍官之間的一場比賽,看誰先殺死100名中國人。

  “百人斬”殺人競賽是日軍殘酷暴行的典型案例。這種罪惡行徑不僅是殺死中國人,更是以虐殺為樂,充分暴露侵略者的本質。江蘇省行政學院教授楊夏鳴認為,西方媒體的相關報道,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物和展陳價值。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