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郭曉潔 廣州報道

日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綠色金融作為下階段金融業的工作重點之一,被提到瞭僅次於科技金融的位置。

近年來,中國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金融市場之一。在經歷快速發展階段後,如何更高質量發展綠色金融也被監管和市場更加關註。

金融科技作為提升金融機構對環境效益披露的準確性、輔助金融機構做好環境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也迎來瞭市場的快速發展。

日前,保爾森基金會與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綠金院”)聯合發佈瞭《金融科技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案例與展望》(以下簡稱《報告》)。保爾森基金會高級顧問兼綠色金融中心執行主任孫蕊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三年活躍在綠色金融市場的科技公司幾乎翻瞭一番,而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一直占據前三甲的位置,物聯網、遙感以及區塊鏈技術也在過去幾年得到運用升級。

隨著轉型金融成為繼綠色金融之後新的市場關註熱點,孫蕊認為,通過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可有效地應對轉型金融對轉型目標設置、轉型動態監測、相關數據采集、環境信息披露提出的更高要求,未來金融科技在轉型金融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綠色金融科技市場成長迅速

南方財經:今年是保爾森基金會與北京綠金院第四年發佈《金融科技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案例與展望》報告。 回顧過去四年,你認為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領域應用的最大的變化趨勢是什麼?

孫蕊:過去四年,我們雙方在金融科技賦能綠色金融領域開展瞭連續性的研究,對該領域的政策與市場發展保持持續關註。得益於過往積累,我們今年的報告對過往三年的相關數據進行瞭縱向比較與研究,包括應用主體、應用場景與應用技術等,也從研究中看到瞭一些顯著的市場趨勢和變化。

首先是市場的快速成長。從統計數據看,活躍在這個市場的科技公司從59傢增加至102傢,幾乎翻瞭一番。過去四年裡,越來越多的公司,尤其是大型科技公司不斷加入該領域。目前活躍在這個領域的市場主體分為四類:環境信息大數據提供商、以服務綠色金融為重點業務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機構下屬科技子公司,以及互聯網科技公司。大型科技公司如螞蟻、騰訊、百度、阿裡雲的主動佈局推動瞭市場的發展,為這個市場不僅帶來瞭技術、資金與創新,更帶來瞭全方位的專業解決方案。

從應用主體看,服務企業端與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公司在2021年—2022年有較大較快增長。為企業端提供的服務聚焦於碳核算與能效管理,這與2021年全國碳市場的啟動緊密相關。

從應用技術看,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一直占據前三甲的位置。針對綠色金融信息不對稱,碳減排等相關信息獲取難、成本高的挑戰,這些技術的運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類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在氣候災害保險、綠色農業貸款、分佈式光伏等眾多場景的突破應用,我們還看到物聯網、遙感以及區塊鏈技術在過去幾年的運用升級。

南方財經:這些金融科技手段目前主要應用在哪些綠色金融產品和領域?

孫蕊:中國綠色金融產品的主要構成是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與綠色基金,這也是金融科技賦能綠色金融產品的重要領域。國內多傢銀行開發的綠色金融系統,將綠色主體、綠色經濟活動的智能識別納入信貸流程,打通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壁壘,有效提升信貸審批流程的質量與速度。綠色基金通過建設ESG或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評價體系,篩選並創建投向綠色的相關金融產品。

除瞭傳統的綠色金融,我們還看到越來越多的技術在轉型金融領域得以應用,以支持高碳行業的低碳轉型,轉型金融相較綠色金融將面臨更嚴格的信息披露與更高的過程管理要求,金融科技的應用場景將愈加廣泛。

金融科技可以有效打通機構部門間的數據壁壘

南方財經:未來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將成為機構的必答題,但業界關心的是如何確保環境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在《報告》所研究的案例中,哪些技術在推動環境信息數據準確性上發揮瞭比較好的實踐作用?

孫蕊:環境信息披露是金融機構識別、評估和管理氣候與環境風險的重要基礎,也是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的綠色金融五大支柱之一。在國際上,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ISSB)在2023年6月正式發佈《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氣候相關披露》(IFRS S2)兩份文件,推動全球建立統一、高質量的可持續信息披露的基準性準則。金融科技在該領域可發揮重要作用。

從企業角度,可通過運用大數據與區塊鏈技術有效提升碳排放等相關數據的準確性與時效性,幫助實體企業獲得綠色金融的支持,也為金融機構的環境信息披露提供瞭可靠的數據基礎。

今年《報告》裡的“中國華電低碳數智化管理平臺”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該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和數據挖掘技術來識別異常數據,提升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水平,為企業的技術升級改造提供瞭數據支撐;此外,該管理平臺還利用瞭區塊鏈技術的多方共識、數據可信、全程追溯的特點,提升瞭相關數據的準確度與可靠性。

從金融機構角度,通過運用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可以大幅提升其環境信息相關數據的覆蓋面、時效性與可靠性。今年的跟蹤案例“嘉實基金ESG評分體系”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該評分體系參考不同地區的可持續金融或綠色金融披露的要求,運用大數據驅動體系自動打分,確保信息與數據的覆蓋面和時效性,以及評估的一致性。此外,該體系運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文本解析技術,實現輿情和負面事件的高頻抓取和解析,提升瞭ESG相關數據的分析質量和效率。

南方財經:在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系統內使用系統化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需要銀行內多部門的配合,在這方面有哪些做得比較好的案例?

孫蕊:確實,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在銀行系統內部可以有效地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提升綠色金融產品的識別效率與能力。

以我們持續跟蹤研究的“湖州銀行綠色信貸管理系統”(2020年案例)為例,該系統實現瞭對綠色信貸的快速和高效識別、核查等功能,為實現綠色業務的全流程線上精細化管理提供瞭基礎。該系統為信貸審批部門開通綠色信貸快速審批通道提供瞭可靠依據,綠色信貸審批時間縮短為原來的1/3,並顯著減少瞭數據報送所需的人員與時間。同時,該綠色信貸管理系統與湖州市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對接,可快速、跨部門獲取企業碳排放強度、環保成效、納稅情況、經營情況等相關數據,幫助銀行對企業進行ESG快速評價,大幅提升瞭銀行對信貸客戶履約能力的判斷和對綠色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效率。

金融科技在轉型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將愈加廣泛

南方財經:今年轉型金融是業界重點關註的話題之一,由於轉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金融科技在輔助金融機構做轉型金融決策和動態監控的過程的重點是什麼?有哪些典型的案例可以分享?

孫蕊:由於傳統的高碳行業活動不屬於“綠色”范疇,很難獲得綠色金融的支持。為瞭解決這一問題,轉型金融應運而生,重點圍繞高碳行業的低碳轉型提供資金支持,並對這些高碳企業的轉型過程進行長期、動態地監測與激勵。轉型金融已成為繼綠色金融之後新的市場關註熱點,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金融科技通過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可有效地應對轉型金融對轉型目標設置、轉型動態監測、相關數據采集、環境信息披露提出的更高要求。

入選今年《報告》的“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轉型金融過程管理系統”案例,就運用金融科技輔助企業轉型目標的設置以及轉型過程的監控與評估。針對國內暫無轉型金融目標設置的統一標準這一問題,該系統基於行業轉型路徑研究與上市公司案例評定,幫助企業設置先進且合理的轉型目標,保證轉型項目的減碳效果,避免碳鎖定風險。此外,該系統嵌入貸後管理過程,收集並分析轉型計劃、轉型目標、碳排放數據、公司治理信息等關鍵績效指標KPI數據,開展信息披露,有效避免“洗轉型”的風險。

南方財經:目前市場上活躍的金融科技公司數量增長迅速,為確保市場的規范有序發展,防范“洗綠”現象,地方政府和行業組織可以做哪些工作?

孫蕊:首先,為瞭推動地方上服務綠色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地方政府與行業協會可加強交流合作,學習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及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運用中可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結合金融監管部門政策、地方需求及市場情況形成與全國接軌的地方及行業標準。

其次,地方政府與行業協會還可以幫助拓展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更多應用場景,加強金融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的互動,推進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業務領域的融合與創新,如建設金融科技支持綠色發展的項目庫和平臺,高效匹配科技企業的綠色創新資金需求和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工具;同時,需要健全綠色科技創新的激勵制度,明確綠色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財政支持政策,加強對綠色創新技術的扶持,引導和鼓勵企業進行綠色科技創新。

此外,培養具備綠色金融與金融科技雙重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也是至關重要的,地方政府與行業協會可以共同開發培訓計劃,從源頭解決人才儲備的難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