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深圳報道

【編者按】中國是海洋大國。廣東是海洋大省,擁有全國最長的大陸海岸線,以及分佈在廣闊海域上的1963個島嶼。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現代海洋城市發展研究院推出“向海圖強看廣東”深調研系列報道,以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廣州南沙為起點,沿著海岸線分別向西、向東出發,深入走訪廣東14座沿海城市,解開“海上新廣東”逐夢深藍的發展密碼。

落日餘暉下碧波斑斕,海平面上郵輪與貨輪相向而行......站在“大灣區二號”遊輪甲板遠眺蛇口港,物流與客流在這片海域井然交匯,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與集裝箱在交錯間搭建出深圳海洋經濟版圖一角。

作為南部海洋經濟圈核心城市之一,2022年深圳市海洋生產總值達3128億元,同比增長3.9%,集聚涉海企業近3萬傢,形成以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等傳統產業為支柱,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生物醫藥業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的海洋產業結構。其中,鹽田、蛇口、福永等東、西港口群在深圳海洋交通運輸及旅遊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走訪中獲悉,位於深圳東部港區的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是全球最大單體集裝箱碼頭,2021年累計吞吐量已突破2億標箱,而位於西部港區的蛇口港除瞭承載集裝箱貨運功能外,還建成蛇口郵輪母港,開通郵輪航線26條、郵輪目的地32個,截至2021年底服務郵輪遊客超過100萬人次。

進入外貿承壓、消費增長一度放緩的2023年,深圳港仍交出瞭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深圳海事局公佈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21251.52萬噸,同比增加6.56%。同期,深圳港的船舶流量達到47.74萬艘次,同比增加29.63%,其中載客船舶進出港11.91萬艘次,同比增加188.96%。

“感受很好!還會再來!”3小時航程結束,走下“大灣區二號”的湖南遊客廖永(化名)仍意猶未盡。在他身後,新一波遊客正等待登船,新一批集裝箱也在不遠的碼頭處等待裝卸。在貨輪與郵輪的往返交復之間,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輪廓逐漸清晰。

蛇口港的郵輪與貨船,鄭瑋/攝

物流“藍色幹線”延伸內陸

從鹽田國際辦公樓的窗口向下望,各色集裝箱陳列於港口碼頭,來往的集裝箱船舶與貨櫃車,以及不遠處的鐵路場站,串起這條國際物流幹線的關鍵一環。

“背靠惠州、中山、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群重要貨源地,鹽田國際每周提供近百條航線去往全球各地,也是華南地區歐美航線最密集的港區,平均每天4班去歐洲、6班去美國。”鹽田國際商務部高級經理王喆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道。

據悉,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節點,鹽田港區承擔著廣東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量、全國對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貨量。2023年以來,鹽田國際已先後迎來21艘全球最大的24000標箱級別集裝箱船舶首航,數量居華南之首。

為滿足大批量貨物流轉需求,王喆表示,目前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擁有20個大型集裝箱深水泊位以及417公頃的堆場用地,配備瞭268臺龍門吊機,並打通進閘通道44條、出閘通道33條,確保高峰期每日近2萬輛貨櫃車順暢進出港,“鹽田港東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工程也正在建設中,未來將打造成全球領先的自動化、智能化無人作業港口。”

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鄭瑋/攝

值得註意的是,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觀察到,隨著近年全國各地經濟轉型升級加速,制造業產業鏈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城市延伸,鹽田港的物流幹線也進一步向內陸城市拓展。

“目前全國除瞭長、珠三角經濟帶外,西南地區可能是這兩年最熱門的一個投資地,也是一個最新的資本高地。”王喆表示,為進一步鏈接內陸貨源地,近年鹽田國際已先後開通平湖南、醴陵、江門、南昌等內陸港,推動水水、海鐵聯運進一步完善。

“近5年我們和很多內陸地區都合作建設瞭內陸港,客戶把貨交到內陸港後,相當於就交到瞭鹽田,所有手續都可以在內陸港完成,進出口貨物可直達鹽田港出海。”王喆表示。

據介紹,截至目前,鹽田國際已開通16條駁船支線、6個駁船組合港、12個內陸港和30條海鐵聯運線路,“莞鹽組合港”、“鹽田-江門海鐵聯運”班列、“東莞-鹽田-香港”海鐵聯運快線等也已正式投入運營,服務覆蓋大灣區、華中及西南地區。2023年上半年,鹽田國際海鐵聯運累計完成標箱量同比增長15%。

依托東、西港口群,《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2-2035年)》也將“打通內外循環,打造國際航運中心及高端服務中心”列為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首項發展策略,明確提出要促進港航業多元綜合發展,提升航道通航能力,推進港口聯運和運營全球化佈局,打造全球航運服務節點樞紐。

大灣區“3小時郵輪經濟圈”

與集裝箱物流幹線交錯的鹽田港不同,在深圳西部港區建成的蛇口郵輪母港,則為深圳帶來瞭更多海上客流。

剛剛從天津飛抵深圳的張靜(化名)就將此行首個行程安排在瞭郵輪上,“我們主要是想近距離看看港珠澳大橋。(郵輪)體驗挺不錯的,深圳這城市很美,最近天氣也很適合休閑度假。”

張靜搭乘的是2021年開航的“大灣區二號”微遊輪,具備大型郵輪(萬噸級)的觀光、休閑、娛樂等復合功能,同時又保持著相對較小的船型(千噸級)和較大的運營彈性,目前已開通港珠澳大橋、深圳灣、前海灣、探訪深中通道和環桂山島、穿港珠澳大橋等5條灣區海上遊航線。

遊客集聚在“大灣區二號”甲板上觀看港珠澳大橋,鄭瑋/攝

據統計,自2020年8月26日由招商局郵輪有限公司(簡稱“招商郵輪”)打造的首艘綜合性微遊輪“大灣區一號”投入運營以來,在蛇口郵輪母港開展的“海上看灣區”高端微遊輪項目已累計開航4565艘次,接待旅客82.7萬人次。

除微遊輪項目外,作為國內首個具有國際中轉功能的海港客運口岸,蛇口郵輪母港也先後開通瞭前往國內三亞、香港、臺灣,以及日本、韓國、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國傢與地區的郵輪航線26條、郵輪目的地32個,並與麗星郵輪、皇傢加勒比遊輪、地中海郵輪等12傢國際知名郵輪公司合作引入18艘國際著名郵輪靠泊。自2016年開港至今,蛇口郵輪母港共接待遊客超過3080萬人次,其中郵輪遊客超103萬人次。

與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聊起未來是否還會選擇郵輪旅遊項目時,廖永也給出瞭肯定的回答,“我們以前也坐過意大利郵輪到日本、韓國旅遊,這次聽朋友介紹來體驗一下‘大灣區一號’‘大灣區二號’,主要是奔著能穿過港珠澳大橋來的。整體體驗也很好,一路上又有音樂秀、又有魔術表演,節目很豐富,很適合外地自由行遊客過來體驗。”

值得註意的是,除深圳外,近年粵港澳大灣區多地也積極開拓郵輪旅遊市場。目前,大灣區內已建有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深圳蛇口郵輪母港、香港啟德郵輪碼頭三大郵輪母港,灣區港口彼此連接,形成瞭“3小時郵輪經濟圈”。

而隨著今年9月交通運輸部發佈通知,全面恢復進出中國境內郵輪港口的國際郵輪運輸,中國郵輪旅遊消費市場也有望邁入加速復蘇周期。

月前,在2023第四屆廣州郵輪發展圓桌會上,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郵輪發展專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煒航預計,2023年國內郵輪遊客量將達20萬人左右,約恢復到2019年的1/10,2024與2025年有望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2026年起中國郵輪將進入第二個黃金發展期。

策劃:洪曉文

記者:鄭瑋

設計:林軍明 陳珊

新媒體:譚婷、倪新平、吳桂興、洪丹華、曹鈺、陳思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