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的深入和長壽時代到來,老齡人口進一步增長,勞動人口減少,老年人撫養比將快速提升,國傢財政壓力將持續增加。

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將在部分城市啟動為期一年的試點。目前,與個人養老金落地相關的四大配套文件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

第一財經從相關人士處瞭解到,由人社部、財政部等五部門制定的個人養老金的四個配套文件是國務院文件的進一步細化,將明確制度規則,讓參加各方清楚明白,有章可循。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等五部門印發瞭《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宣傳提綱(下稱“宣傳提綱”),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投資者教育,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

宣傳提綱提出,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後能夠再多一份收入,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是我國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目的。個人養老金遵循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基本原則。

相關配套文件陸續出臺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對外發佈,標志我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誕生。這一意見是一個政策框架性的文件,制度要落地實施還需要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首要的是制定相關配套文件。

第一財經瞭解到,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四個配套文件分別是由人社部、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的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由財政部牽頭制定的個人養老金稅收政策,由銀保監會制定的相關產品管理要求,以及由證監會制定的投資公募基金的相關制度規則等。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曾表示,配套文件進一步明確細化操作規程和參與標準,不僅讓參加人看得懂、會操作,也讓市場機構更加充分瞭解規則,積極參加。

從宣傳提綱公佈的政策要點來看,個人養老金的配套文件會註重操作簡便性和實效性。按照意見要求,堅持以賬戶制為核心,簡化信息運轉流程,方便參加人員,確保實現補充養老功能。同時也會註重維護金融市場規則,在資金賬戶開立渠道、確定參與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金融產品銷售渠道等方面,由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不對金融市場產生不良影響。

一位參與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制定的一個理念是維持市場的公平,個人養老金是一個新的制度,許多金融機構希望借助制度來做大規模,擁有更多的客戶,因此在制定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過程中,是充分尊重現有金融市場生態的。

宣傳提綱提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資金用於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由參加人自主選擇。

需要提醒參加人的一點是,個人養老金的市場性決定瞭投資品種由參保人自主決定,市場有風險,個人養老金的投資風險是完全由個人承擔。

宣傳提綱明確,個人養老金結合實際分步實施、選擇部分城市試行1年後,再逐步推開。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個人養老金涉及部門多,需要通過選擇部分城市先行,檢驗具體操作流程並完善,再逐步推廣至全國。

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孫永勇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可以考慮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金融發展等方面因素,選擇幾個檔次的城市進行試點。

增加一份養老保障

宣傳提綱提出,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不僅為參加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的人員再增加瞭一條補充養老保險渠道,對沒有參加第二支柱的人員而言,也增加瞭一條補充養老保險渠道,順應瞭人民群眾對養老保險多樣化的需求。有利於在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引導人們及早謀劃和為未來老年生活做儲備,有利於通過制度安排,切實提高老年收入水平,更好保障老年生活的需要。

國傢金融與實驗發展研究室15日發佈的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改革推動第三支柱建設》報告稱,個人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深遠影響體現為兩方面:一是優化養老金結構。我國第一支柱承擔養老責任過重過大,且難以通過增加繳費率解決基本養老保險缺口狀況;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發展恰逢其時,繳費額和給付額掛鉤,具有激勵相容的特點,有利於提高養老金制度參與率。二是優化金融結構。從國際經驗看,個人養老金成為資本市場發展的強大助力。

報告稱,2021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到14.2%,老齡化加深本應提高繳費率,但我國將用人單位養老保險繳費率由20%減為16%,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面臨困局,部分地區收支壓力加大。

泰康保險集團與明德豐怡精算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共同發佈《長壽時代籌資模式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從個人積累的角度提出養老儲備的重要性。隨著老齡化的深入和長壽時代到來,老齡人口進一步增長,勞動人口減少,老年人撫養比將快速提升,國傢財政壓力將持續增加,公共養老金和醫療保障體系也將長期承壓,預計個人將承擔更多醫療、養老的籌資壓力。

“因此,個人需要尋找更有效率的籌資模式,以平衡長壽時代社會保障支出整體減少和不斷擴大的個人養老、醫療服務 資金需求,彌合長壽時代下被放大的收支缺口。”白皮書稱。

上述參與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希望參加人增加四方面的獲得感,一是可以享受稅收政策優惠;二是通過制度性安排,增加一條補充養老的渠道;三是通過賬戶的封閉運行,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助力個人理性規劃;四是建立起優質的金融產品。

《個人養老金制度改革推動第三支柱建設》報告預測,第三支柱落地之後,大金融行業將迎來共享發展機會,預計隻有月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上的居民才能夠享受個人養老金每月1000元的稅收優惠政策。假設全國月收入10000元以上人口規模為2000萬人(約占總人口1.42%),其中願意參與個人養老金的人口占比分別為40%、50%和60%,那麼將帶來每年960億~1440億元資管行業的增量資金。

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兼首席投資官丁振寰此前在一場研討會上曾表示,稅收優惠制度的設計對於個人養老金發展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繳納個人所得稅人數隻有五六千萬,不繳稅的人並不完全是真正的收入低,如何激勵更多的人加入到第三支柱中是配套政策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負責人朱俊生認為,與第一、二支柱相比,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具有去中心化、獨立性、精算中性等制度屬性,理論上可覆蓋所有人群。為瞭拓寬個人養老金的覆蓋面,可適時取消參加范圍限制,為新經濟、新就業形態中大量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創造條件,從而使其成為養老金體系中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制度安排。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