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建於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
10月,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和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重鎮的福建省莆田市,因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色,保留有較完整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以及保存有豐富的文物和歷史建築、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良好,而被國務院批覆列為國傢歷史文化名城。在這個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的時節裡,不妨來福建莆田City Walk,細細品讀這座始建於宋朝的千年文化古城。\大公報記者 何德花、蘇榕蓉
一眼千年,說的就是莆田的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莆田古時稱“興化”也稱“莆陽”,這條文化街區,就是千年興化府古城的核心區,這裡走出瞭260多名進士,2名一品官,8名二品官,14名三品官。莆田當地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則千年古訓:地瘦栽松柏,傢貧子讀書。因此,這座名城還出現“一門二丞相,九代八太師”的傳奇。歷史上,莆田出瞭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輔。北宋名臣、大書法傢蔡襄就是莆田仙遊縣人。古城歷史文化街區內,宋元明清民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官宅、府第等古建連成一片,跨越千年,仍保留有清晰完整的子城格局和三橫三縱的街巷佈局,構成莆田地方傳統格局的風貌區。
中國海絲重鎮 人才輩出
沿著文化街區的大路街、縣巷、後街、衙後、廟前和坊巷這六條縱橫交錯的古街巷,可以看到一代帝師、明神宗的老師禮部尚書陳經邦故居──大宗伯第;清陜甘總督林揚祖故居;還有始建於五代時期後唐長興元年(930)的長壽社。長壽社傳承至今,已有1093年,比興化古城建城還早50多年。
如今,這條文化歷史街區也是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用實物、圖片、視頻等方式,媽祖信俗及莆田木雕、莆仙戲等10項國傢級非遺項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遊部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非遺裡的中國(福建篇)》就在這條文化街區拍攝。漫步興化街區,摸摸守城衛民的千年磚瓦,沾沾學人名仕的書卷氣,鑒非遺、賞匠藝、品美食、做手作,可以花一天的時間沉浸在莆陽深厚的人文底蘊氣息裡。
媽祖文化中心 水利工程聞名
在入選國傢歷史文化名城的突出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中,除瞭中國獨一無二的媽祖文化起源地外,莆田還保留著中國先民高度治海文明與智慧的工程體系——木蘭陂(讀“杯”音)。這座與都江堰並稱“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文明”的水利工程,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拒鹹蓄淡灌溉工程的獨特創造。木蘭溪是莆田的母親河。在木蘭溪距入海口25.8公裡處,有一座200多米長、形如鋼琴的攔河壩,就是“木蘭陂”。因木蘭溪與海相連,潮去洪退,鹽堿遍地,木蘭溪兩岸的南北洋隻生蒲草,不長禾苗。因此變水害為水利,就成瞭當地百姓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願望。
北宋年間,木蘭溪上的治水者前赴後繼,築壩攔水工程前後經過三次修建,歷時二十年,第三次方告成功。木蘭陂陂體高5.2米,由32根4.5米長、4噸重的將軍柱作為陂墩砥柱,千年不垮。
木蘭陂建成後,使咸淡水分開,一邊為淡水,一邊為灘塗,上引溪洪灌溉,下阻海潮侵蝕,變滄海為桑田。作為王安石變法的歷史見證入選我國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東有木蘭陂,西有都江堰。站在木蘭陂上,腳踏宋代花崗巖,聽千年潮音,捧千年潮水,看潮漲潮落。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