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廣州報道

10月23日,廣東省統計局發佈廣東省2023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從整體情況來看,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1%,增速連續多月攀升,延續瞭今年以來緩慢恢復的態勢,廣東省工業經濟繼續維持著平穩恢復的態勢。對於制造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的廣東來說,這一增長對經濟整體企穩回升具有重要意義。

分行業來看,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和高技術制造業新動能較強,增加值分別增長4.5%和1.3%,這一產業增長結構同工業投資增長結構十分接近,工業投資正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表示,“工業投資應投向有完整產業鏈基礎和廣闊市場前景的高科技領域,投對產業和環節。”

此外,針對目前全省工業增長態勢仍相對緩慢的情況,他認為這同廣東“對外貿易依存度較高”的經濟結構有關。因此,加速外貿產品與市場結構調優,發展新產業以壓縮加工貿易占比,降低產業轉移的影響,是未來長遠之策。

工業經濟多項指標連續增長

多項指標顯示,廣東工業經濟正在延續平穩恢復的態勢。前三季度,廣東省第二產業增加值38008.92億元,增長4.0%,比上半年增長0.3個百分點。

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2.99萬億元,同比增長3.1%,比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回升;其中制造業增長2.6%,比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此外,全省在產大類行業增長面61.5%,也比上半年提高7.7個百分點。

這一點從工業用能情況也可以看出,今年以來,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逐月遞增。工業復蘇增加電力需求,後者又進一步拉動采礦、電力熱力生產供應等行業發展,各方之間呈現明顯的正向循環。1-9月,全省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1%。

(廣東省2023年規上工業增加增速與工業用電量增速情況 制圖:丁莉)

廣東是制造業大省,連續多年以來,制造業對廣東GDP增長貢獻率都超過瞭50%,其制造業體量在全國也排名第一。多位受訪專傢認為,今年以來廣東工業實現連續增長並不容易,對於整體經濟逐漸復蘇也具有重要意義。

同全國情況對比,廣東工業增加值增速始終相對落後於全國增速,但到第三季度差距已縮小至不足1個百分點。但若要實現廣東提出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以上”的目標,第四季度壓力仍較大。

王理宗認為,工業增長緩慢同廣東省特殊的經濟結構有密切關聯,“相比於江浙等省份,廣東對外貿依存度更高,受外部市場波動影響較大;且其中加工貿易占比接近四分之一,這一貿易模式正是在產業轉移背景下受影響最大的部分。”

為推動工業經濟繼續提速,廣東正不斷優化工業品外貿結構。一方面,外貿市場日益多元,今年前三季度,廣東同非洲、中東和拉美地區的貿易額也分別增長瞭12.4%、10.3%和9.6%,新興市場對廣東制造的需求日漸提升。

另一方面,外貿產品結構不斷調優,新動能拉動效應凸顯,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出口分別猛增4.3倍、20.6%、29.6%;此外,船舶出口增速也達到47.5%,助推相應產業快速發展。

作為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主營光儲充產品及方案的深圳市英威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近年來集團旗下增長較快的板塊之一。其海外銷售經理歐陽廣介紹,由於電力緊缺、政策利好等因素,新興國傢對於儲能產品的需求正在快速上漲,尤其中東地區目前占公司海外銷售份額已提升至約20%。據悉,今年前三季度英威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海外銷售額增長達50%。

多傢制造業企業反饋,目前展會是拓展海外市場、爭取訂單的主要途徑,但成本高、展位資源有限等構成制約。

“有時我們參與一場展會的成本便在百萬元以上。”歐陽廣希望,未來政府能增加對企業海外參展的補貼,並組織更多“抱團出海”“組團參展”活動,為企業對接海外客戶提供更多支持。

工業投資密集落子新產業

近年來,廣東工業投資增速十分突出。1-9月,全省工業投資增長23.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連續33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20.0%,增速加快1.8個百分點,高於全國13.8個百分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發現,多傢在今年前三季度呈現逆勢增長的企業均有增資擴產佈局。去年年底,廣州麥普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瞭兩條產線,隨著產線投產,再加上新品發佈,其在第三季度海外市場迎來轉折。外貿銷售經理黎梓聰透露,預計今年麥普科技將實現全年銷售額20%-30%的提升。

多位受訪專傢認為,工業投資效應的釋放具有一定滯後性。為加速新項目落地並轉化為產能,目前廣東省已組建重大項目並聯審批工作專班,對列入清單的制造業重點項目實行“省市聯動、分級負責”的跟蹤服務機制,進行“日跟蹤、周報告、月調度”,及時協調解決各項問題,加速其開工建設、保投產達產。

除追求工業投資總額增長外,優化工業投資結構同樣值得關註。王理宗認為,具體來說,要投對產業、投對環節,“將資金投向容易出成果、有完整產業鏈基礎和廣闊市場前景的高科技產業;同時加大對研發環節的投入力度。”

在投資結構方面,廣東工業投資正愈加重視佈局先進產業,新動能快速培育,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1.4%,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18.8%,增速分別高於全部投資18.3個、15.7個百分點。以儲能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廣東在建在談的儲能領域重點項目已達119個,總投資金額突破2568億元。

目前,增速較快的新產業動能基本都是近年來工業投資密集落地的領域,工業投資成效已經顯現出來。前三季度,廣東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5%,增速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先進裝備制造業增長6.4%。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太陽能電池產品產量分別增長91.8%、17.0%、15.0%、10.7%。

此外,王理宗還提出,要加大對工業投資主體的關註,將資源向擅長進行成果轉化的企業傾斜,特別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

數據顯示,今年絕大多數月份,中小微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均高於大型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連續數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月度最高同比增速達到54.5%。

“中小企業往往聚焦細分領域,具備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其產品價格競爭相對不激烈,不易出現產能過剩,增加瞭其發展的可持續性;各方面政策傾斜又進一步降低瞭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提振瞭其信心指數。”王理宗認為,從長遠來看,“專精特新”是中小微企業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