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陳思琦 深圳報道

一支平均年齡33歲的國際化人才隊伍,77位學者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傢”榜單,累計孵化1853傢企業、持股365傢——探索學界與業界“雙棲”發展,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院”)卓有成效。

先進院尤其押註一條需“爭分奪秒”的產業賽道——合成生物。

數據顯示,近3年全國新增的合成生物企業,40%聚集在深圳。2020年的一份麥肯錫研究報告則指出,未來10-20年合成生物產業將帶來每年2-4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產出。

相較北京、上海等傳統生物醫藥重鎮,深圳有何優勢?由深圳市政府投資、先進院牽頭建設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下簡稱“大設施”)是密碼所在。

對科研人員而言,需要頻繁試錯、耗時又耗力的生物實驗得以“一鍵加速”;對初創企業而言,自行搭建實驗平臺的高昂費用得以“一鍵減免”。

加之“樓上”創新、“樓下”創業的獨特機制大大節省瞭溝通磨合成本,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與產業化正行駛在一條快車道上。

10月19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跟隨“改革開放45周年廣東調研行”活動探訪先進院,解碼深圳競逐合成生物萬億藍海的經驗做法。

3年發頂刊背後的“神器”

回國組建團隊僅3年,研究成果就成功發表於國際頂刊CELL,領跑美國麻省理工、英國劍橋等頂尖機構,36歲的李漢傑在先進院體驗瞭一番“深圳速度”。

李漢傑曾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從事免疫學和單細胞組學研究工作,現擔任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合成所”)研究員。

今年9月,李漢傑團隊首次成功構建瞭覆蓋組織范圍最廣、時間跨度最長、采樣密度最高的人類免疫細胞發育圖譜,還鑒定出一群廣泛存在於多個組織臟器的促血管生成巨噬細胞,以及一群在中樞神經系統外的類小膠質細胞,文章成功被CELL收錄。

“短短3年成功攻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深圳的合成生物大設施,讓我們能搭建出一個高通量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平臺,快速研究出免疫細胞的多樣性、分化和功能。如果沒有大設施,(這項研究)可能要5-6年甚至更久,早就被國外搶發瞭。”李漢傑說。

正如李漢傑所言,生命科學領域的實驗室工作,一定程度上屬於耗時耗力的“勞動密集型”。由於生物體系的復雜性,現階段生物體系的理性設計還依賴於高通量的“試錯”實驗。

假若有一座“生物鑄造工廠”(Biofoundary),可將繁瑣的實驗從純手工轉為自動化、低通量轉為高通量、隨性化轉為標準化,將能大大縮短實驗周期、提高實驗效率,進而推動生物技術的變革。

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就是這樣一座“生物鑄造工廠”。其亮點在於,將工業領域的智能制造理念引入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形成自動化、高通量的設備平臺和一套標準化的實驗方法、算法和流程。

作為光明科學城建設優先啟動和佈局的重點項目之一,大設施由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先進院為建設牽頭單位,深圳市發改委核定的項目投資總概算為7.222億元,計劃於2023年底試運營。

(光明科學城合成生物大設施)

李漢傑告訴記者,免疫學與醫學高度相關,其研究需要許多臨床樣本。相較北京、上海、廣州等醫療資源豐富的城市,深圳“底子比較弱”。

2022年,細胞與基因、合成生物產業被納入深圳重點發展的“20+8”產業集群中。同時,深圳加大力度招引免疫人才,還專門成立瞭深圳市免疫學會。政策傾斜,疊加合成生物大設施這一“神器”,越來越多年輕科研人才選擇深圳。

記者瞭解到,先進院合成生物學團隊已有1000餘人,國傢級人才近50名,團隊骨幹分別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背景橫跨生物、物理、化學、信息等學科,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PNAS等期刊上屢有文章發表,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白大褂與西裝“無邊界”

“深圳是一個開放創新的城市,科研和創業不會有很明確的邊界。科研人員的優勢是‘從0到1’的科學發現,但要想更‘接地氣’、響應實實在在的民生需求,科研人員需要接觸市場,獲取市場的一手信息。深圳提供瞭這樣的機遇。”

調研期間,記者采訪瞭先進院合成所研究員、所長助理、材料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鐘超。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白大褂與西裝“無縫切換”,學界與業界“雙棲”發展,在先進院並不少見。

2021年7月,國傢發改委發文推廣47條“深圳經驗”,由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首創的“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模式入選。

據介紹,創新中心是由深圳市光明區政府與先進院合作,先進院合成所具體牽頭建設的創新創業平臺,建築面積1.2萬多平方米。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

所謂“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即是在創新中心大樓裡,“樓上”的科研人員開展“從0到1”原始創新活動,解決基礎科學問題,支撐產業進行核心技術攻關;“樓下”構造產業孵化空間,為合成生物初創企業提供“拎包入住”的共享實驗平臺及智庫支撐。

“合成生物學研究用到的儀器,通常要五六百萬(元)甚至更貴,初創企業負擔不起。而在創新中心,企業支付比市場上低得多的費用,就能使用‘樓上’的先進院研發平臺。”鐘超說。

研究海洋生物——貽貝超過10年的鐘超於2021年孵化創立柏垠生物,落在創新中心。據他介紹,目前手術傷口縫合多以縫線的方式,會留下疤痕。而貽貝蛋白就像“皮膚膠水”,具備濕態粘合效果,對傷口溫和並且適應癥廣,可廣泛用於剖腹產等手術的術後修復。

雖市場需求可觀,但鐘超預計,產品真正得到市場檢驗至少要5-8年時間,“周期那麼長,初創企業很難活下來。”

而在創新中心,“樓上樓下”模式一方面為初創企業解決瞭巨額實驗成本難題;另一方面,科研人員及時接收市場反饋,發現貽貝蛋白在美妝護膚領域的落地難度更小,比如應對敏感肌炎癥、痤瘡、嬰兒濕疹等,2-3年就可產生現金流。

以醫療場景為長線目標,從離消費者更近的化妝品和醫美原料賽道切入獲得資金流,得益於長短線結合的商業模式,柏垠生物得到資本青睞,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天使、天使+和Pre-A共三輪近2億元融資。

柏垠生物並非孤例。截至今年7月,創新中心已組織11批次企業遴選,通過遴選企業109傢,孵化器和後續拓展園區吸引落地42傢企業、畢業企業13傢。創新中心重點佈局9大賽道,入駐企業融資總額24.8億元,估值164.8億元。

對產業化的高度重視,是先進院區別於其他科研機構的亮點。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時任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曾撰文指出,基於深圳的產業需求,先進院定位為“工業研究院”,不僅鼓勵承擔企業項目、授權企業專利,還將孵化企業作為最核心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方式。

經過多年發展,先進院累計孵化企業1853傢,持股365傢;累計發表高水平論文1.7萬篇、申請專利1.5萬件,產業合作金額累計達39.76億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