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東莞報道

作為全球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跨境海空聯運項目,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項目(下稱:空港中心)自今年4月18日正式投入運作以來便亮點不斷,是今年以來莞港深度合作的“超級項目”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果。

10月18日,空港中心運行半年後交出瞭一份亮眼成績單。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黃埔海關獲悉,半年以來,空港中心累計進出口航次超1100個,重量約1160噸,貨值超5.2億元。

對企業而言,空港中心相當於“城市候機樓”,其遵循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一運輸標準,被賦予獨立的航空代碼“ZTI”(東莞)標識,在國際航空運輸領域作為“始發港”和“目的地港”開展航空業務。同時,該中心是香港國際機場外置的允許不在機場范圍內實施安檢、打板的場所,相當於香港國際機場貨站功能前移至東莞。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的背景下,空港中心項目橫跨內地與香港兩大關貿區,在硬件聯通、軟件銜接等方面進行瞭大膽突破與創新。相關制度優勢為“東莞制造”和“中國制造”走向全球提供瞭堅實基礎。目前,空港中心進、出“雙向通道”均已打通,業態發展更加平衡、多元,其發展前景也更加廣闊。

通過空港中心進出口,可幫企業降低物流成本近30%、時間成本20%。通過壓縮環節,空港中心出口貨物從裝車到運至香港機場全流程隻需不到1天時間。

黃埔海關所屬沙田海關保稅物流監管科副科長何玉華介紹,在傳統陸路運輸進口模式下,貨物在香港機場提離後,需要運至香港中轉倉儲存,再通過跨境貨車進境。而現在通過空港中心進口,貨物從香港機場能夠直達空港中心,不僅可以省去中轉倉存儲費用,也省去瞭在香港辦理貨站提貨、中轉倉暫存理貨、約車等將近1天時間,這對於企業而言能節約一大筆成本。

運行半年,共有253傢企業在空港中心有進出口記錄,較運營首月的52傢增加3.9倍,企業在空港中心模式下享受瞭實實在在的便利。

東莞進明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香港代表周傢樂談到空港中心時深有感觸,“傳統陸路運輸模式下,訂艙、運輸、報關、打板等各環節需找不同公司負責,非常碎片化、分散化。而在空港中心,以上各環節都實現瞭集約化運營,而且在操作、安檢等費用方面,空港中心也比香港優惠50%左右,綜合企業運營成本整體下降至少30%以上。”

今年8月起,空港中心還開拓瞭包機模式,為企業提供更加自主的出貨時間,更加便捷高效的出口路徑。東莞港空運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東旭介紹,以到南亞某國包機為例,如果當天下午四點收貨入倉,晚上八點半貨物便可裝船,第二天早晨九點搭乘飛機,十二點四十即可抵達目的地,17個小時內便可完成打板、清關、安檢、裝船、裝機發運等環節。

黃埔海關透露,空港中心運行半年以來,船舶航次從最初的一周兩班到現在一天兩班,包機服務從一周一班到一周兩班,承運飛機從60噸變成100噸,香港民航處認可在莞開展業務的貨代從1傢到如今84傢。

經過半年的運營,空港中心項目不斷提質拓量,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力推動瞭大灣區物流一體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東莞對外開放持續保持高水平運行。作為入選全國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空港中心的加速運行,對實施“灣區通”工程探索更多示范樣本具有重要意義。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