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珊 南沙報道

在中國新能源車企全球佈局提速的背景下,今年出行相關企業也成為瞭境內企業“出海”上市的集中領域。開春2月,“激光雷達第一股”禾賽科技在美股完成IPO融資1.9億美元,8月,網約車企業如祺出行、自動駕駛企業文遠知行、新能源汽車極氪等“前後腳”完成境外發行上市備案,分赴中國香港或美國上市。

“PCAOB(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審計問題去年底已經解決瞭,所以我認為現在赴美上市對於中國企業來說,與其他地方相比是沒有系統性劣勢的。今年中國證監會實施境外發行上市備案制度,那從已獲得備案的企業來看,不同架構的企業都有,說明這個機制也跑通瞭。” 17-18日第五屆CNBC全球科技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行,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主管葛辰皓在參加活動前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說道。

(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國區主管葛辰皓出席第五屆CNBC全球科技大會發言。受訪者供圖)

從介紹美國股市近期表現,到分析境內企業在境外上市現象,葛辰皓認為,全球各交易所、上市地之間已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類似蔚來汽車在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三地上市的案例越來越多,不同市場的資金池、投資風險偏好、流動性、影響力都有所不同,企業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全球佈局。交易所之間也呈現合作趨勢,例如紐交所已與全球多個交易所簽訂合作協議。

對於未來境內企業“出海”上市,葛辰皓也提醒,上市籌備時間拉長、投資者風險收益預期變化、ESG要求等方面對企業造成的挑戰也在加大,“海上的天氣很重要,但是核心是先要把船造好,我們看到今天造船比過去也更難瞭。”

采訪過程中,葛辰皓還特意詢問記者在使用哪些智能語音識別設備或軟件,“這次會議我比較關註AI主題,(因為)包括在美國二級、一級市場,AI都是一個非常火的主題。這項科技已經滲透到大傢的生活中,從人臉識別、語音軟件、自動駕駛,到AI 大模型等等,人們確實通過AI提高瞭生活質量,這個領域還是很有想象空間的。”

為何“出海”上市?

半年內已完成境外備案企業超百傢

今年3月31日《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簡稱《辦法》)開始施行至今,已有半年多。根據證監會10月12日發佈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情況表(首次公開發行及全流通)(截至2023年10月12日)》(簡稱備案表),已有107傢首次公開發行及全流通企業完成備案,包括補充材料98傢、已接收8傢、終止備案1傢。記者發現,如果將未註明“境外首次公開發行”的備案材料統計在內,完成備案的企業數量還將更多

去年滴滴在美退市案件的發生,一定程度加快瞭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的審查機制的修訂和落地。《辦法》規定,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上市活動,應當嚴格遵守外商投資、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國傢安全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定,切實履行維護國傢安全的義務。涉及安全審查的,應當在向境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交易場所等提交發行上市申請前依法履行相關安全審查程序。

在葛辰皓看來,近年來境內企業赴美上市的確經歷瞭一些不確定性。比如2021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細則,如果外國上市公司連續三年使用未經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審查的審計機構,恐面臨摘牌退市風險。2022年12月,PCAOB發佈報告,確認2022年度可以對中國內地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完成檢查和調查,撤銷2021年對相關事務所作出的認定。“這個機制跑通瞭,那PCAOB就認為中國市場是符合要求的,中概股就不會面臨整體退市風險。”

目前對於境內企業來說,在境外上市多瞭兩個新流程,一是數據安全審查,二是備案。備案是‘一視同仁’,境外上市也包括瞭香港,而數據安全審查方面,從我接觸到的信息來看,對絕大多數企業都不會造成實質性障礙”,葛辰皓說

根據2022年2月15日起修訂實施的《網絡安全審查》,“100萬用戶個人信息”成為一條分界線,為計劃在國外上市的網絡平臺運營公司是否必須開展網絡安全審查,提供瞭明確的指引。

境外上市流程確定性因素增加後,境內企業“出海”的步伐也明顯加快。備案表中,企業選擇IPO的境外市場還是以港交所、納斯達克、紐交所三處為主。根據券商信息,今年第三季度在美國完成IPO的企業有3傢,公開遞交招股書的20傢。

“9月美股市場發行迎來瞭一個新的小高潮,上半年以能源、消費、健康行業為主,美股前十大IPO中有8個發生在紐交所。”葛辰皓介紹。目前全球交易所正呈現“百花齊放”,在中國境內,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推動A股市場多層次發展,在境外,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倫敦、瑞士等上市目的地都成為瞭中國企業的選擇。現在交易所之間、上市地之間並不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關系,比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首先在紐交所上市,之後選擇在中國香港或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紐交所近年陸續與全球各大交易所簽署合作協議,從而服務企業在全球各地不同的發展定位。

對於上市目的地的選擇,葛辰皓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是可行性,公司要能夠符合當地上市的要求;第二是資金池,因為公司除瞭IPO,後續還有持續的融資需求,上市地的資金池要足以支撐這些需求;第三是市場流動性,流動性強的市場可以在股票定價和優化投資人機構等方面提供更多幫助;第四是投資人偏好,比如不同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對新興科技企業發展周期的包容度會有所不同;第五是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做出海業務,選擇境外的一些上市地,可能會更好地幫助他們定位企業品牌。

“出海”成本增加在哪? 企業面對12個月以上籌備期和投資人的更高要求

盡管美股市場回溫,但其表現是否能令“遠渡重洋”的上市公司滿意,市場仍在觀望。

9月以來,科技公司重新回到瞭美股市場,包括瞭半導體領域的ARM、互聯網領域的Instacart、軟件SaaS平臺領域的Klaviyo,其中, ARM完成IPO融資接近50億美元,後兩傢分別融資近6億美元。“特別是看到Instacart、Klaviyo是在上調瞭價格區間之後,依然以高位定價,上市首日交易也表現較好。三支股票的發行也為今年的一些項目打瞭個樣。”葛辰皓也坦言,“可能與最理想狀態的IPO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三傢公司離各自巔峰時期的估值都打瞭不同程度的折扣。”據媒體報道,Instacart在9月19日上市首日市值93億美元,較兩年前390億美元估值跌去瞭近300億美元。

葛辰皓還介紹,美股IPO的發行規模也有所縮減,過去新發行股票稀釋比例約為10%-15%,但是今年這三傢企業平均比例在7%、8%。並且,上市前,企業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開展試水會、路演等活動與市場溝通,以獲得投資人更好的認可和估值。

“企業要出海,海上的天氣很重要,但是核心是先要把船造好,我們看到今天造船比過去也更難瞭。”從時間維度來看,境內企業赴美上市準備的時間更長瞭,主要是兩地審查流程都在增加。葛辰皓分享自己過往投行工作經歷介紹,自己曾經手的項目從啟動上市到敲鐘,大概是四個多月時間,而現在大部分 IPO 項目的準備期超過瞭 12個月。但是,相信隨著流程越來越標準化,企業能夠在心理預期上對此有所準備。

此外,投資人的風險收益預期也有所變化,對擬上市企業的業務模式提出瞭更高要求。企業需要有更加成熟的業務模式,或者是有比較可預見的盈利預期。“在美國加息的環境下,美國二級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充足。在今天定期存款利率都有5%、6%的情況下,IPO本身是一個風險更高的產品,但是投資人還是更願意把錢投到持續表現優秀的頭部大藍籌科技公司中去。”海外投資人對於中國的境外上市企業瞭解入微,“在過去,每次季報發佈後,海外投資人都會積極交流,也都來中國。其實他們看得很細,比如看快遞行業,可能他們都來過義烏,找加盟商聊過。所以我們在觀望海上風向的同時要先回到本質,就是先把船造好。我們也看到在完成證監會備案的公司名單中,也包括瞭極氪、文遠知行等比較高質量的企業。”

疫情過後,全球各地市場逐漸恢復過往的聯絡,葛辰皓介紹,中國仍然是“紐交所除美國之外的第二大的市場”,目前紐交所的中國上市公司“朋友圈”包括瞭阿裡巴巴、蔚來汽車、小鵬汽車、貝殼、騰訊音樂、名創優品等。今年,紐交所在北京、上海舉辦瞭紐交所上市公司高管聚會,接下來也將利用好自身平臺,促進海外投資人和中國上市企業的深入交流。

對於境內企業“造船”還需要重點關註加強的領域,葛辰皓提到瞭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領域。“企業需要提早地準備,因為 ESG涉及面很廣,可能要找到符合自己行業特性的ESG的故事。現在政府、投資人層面都十分關註ESG,這不是寫一兩篇‘好人好事’就可以達標的。更多的是要像在招股書裡披露核心業務、審計數據一樣,實實在在提供可持續追蹤的ESG數據。”

對於未來境內企業赴美上市的預期,葛辰皓持樂觀態度,“市場普遍預期,明年4至10 月會是美股發行的一個窗口期,現在也有不少企業在以這個目標時間啟動上市流程。”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