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道

一向被譽為科技之城的深圳,已經悄無聲息地開始在人文社科領域上加快瞭佈局。

10月14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人民大學在深圳研究院基礎上,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

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下設1基地+7中心。首先,和深圳前海合作區黨工委共同成立中國式現代化深圳創新實踐研究基地;同時,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首批下設涉外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知識產權與創新研究中心、人才戰略與治理研究中心、數據要素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全球政策協同研究中心、政府統計現代化研究中心等七大研究中心。

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捷表示,未來人大深圳高研院將重點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深圳的生動實踐做學理化的闡釋,緊密圍繞深圳社會經濟的產業需求,展開一系列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智庫建設、政府咨詢等活動。

一批人文社科基地在深圳悄然崛起

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成立並非一傢之作。

近年來,許多高校陸續在深圳新建校區。以北大深研院,清華深研院,港中深,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哈工深等為代表的頂尖院校為深圳市的社會各界輸送瞭大批人才。

在過去,這些高校以工科、醫學、商科為代表的優勢學科備受深圳各界矚目,然而其人文社科領域的成就卻鮮有人關註。

實際上,近年來一大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已經在深圳悄然崛起。

截至2023年9月,據深圳市社會科學院官網信息,深圳市已擁有清華大學深研院社會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等共40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相比2020年的15個重點研究基地大幅增加。它們已在國傢、省、市多個科研項目中碩果累累,成為深圳人文社科研究的核心力量。

此外,2022年度的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立項達到148項,相比“十三五”期間的年均54項近乎翻瞭兩倍。同時,對青年課題、一般課題和重點課題,由深圳市財政撥付專項經費,最高可分別提供5萬、18萬、30萬的課題經費。

據瞭解,深圳的社科研究機構主要有以下六類,分別為高校,黨校,社會科學院(社科聯)和綜合開發研究院,市委、市政府研究機構,民間社科科研機構,以及社會組織。

今年7月,深圳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繼續開展瞭深圳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24-2026年)評選活動,並公佈瞭管理辦法以及申報方式;10月,市社科聯公佈瞭10傢深圳市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這一系列舉措,將進一步構建具有鮮明深圳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創新體系。

深圳崛起於“三無”,仍需著眼於平衡

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二者相輔相成,兩者在城市的發展中缺一不可。

十九世紀,馬克思認識到瞭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也洞察到瞭其特定條件下的負面效應,因此他提出瞭"自然科學往後將包括關於人的科學"。社會科學正是一門研究人的科學。

深圳市歷來高度重視支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2021年,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強新型智庫建設。同年,在深圳“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瞭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強市”的高遠目標。

然而,深圳在哲學社會科學的建設上與其他先行者仍有一段距離需要追趕。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傑教授在本次成立會議上提到,深圳崛起於“三無”,從無科學、無產業、無人才的白紙,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GDP最高的城市。

目前的深圳,雖擁有幾百萬工科人才,但隻有幾萬理科人才和6000社科人才;相比之下,廣州和上海分別擁有20萬和40萬社科人才,這為人大未來在深圳發揮重要作用提供瞭基礎。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莫大喜發表於期刊《特區實踐與理論》的文章中提到,與北上廣相比,深圳哲學社會科學經費投入偏少, “十三五”時期平均每年約674萬元左右,同期北京相關經費約3500萬元、上海市約2353萬元、廣州約930萬元。因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十三五”期間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每年立項數也明顯低於北上廣。

因此,深圳在打造哲學社會科學強市的道路上,仍需要增加力度,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培養、資金投入等多方面的支持。

港中深人文社科學院院長唐文華曾表示,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到擁有1700多萬人的國際大都市,工科和商科的發展為深圳積累瞭大量的財富和科技實力,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瞭物質上向中產的過渡,但還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關註人文社科方面的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秦宣指出,創造“深圳奇跡”的背後,必然有制度、有文化、價值觀的存在。黨的許多思想論斷,例如經濟特區、市場經濟等思想都是最先在深圳萌發並實踐的。回顧過往,深圳在經濟發展上成績斐然,但在改革開放45周年之際,也需總結深圳思想文化上的成績和經驗,避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不協調,從而在新時期再續“深圳奇跡”。

在2022年度國傢社科基金重大立項名單中,中國人民大學獲批19項,位居全國高校之首,在社科領域獨樹一幟;而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重要窗口,二者的合作符合時代的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表示,基於歷史合作和時代要求,中國人民大學有必要也有義務和責任在深圳建設一所高水平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使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全面走向世界。

“十四五”時期,我國恰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深圳也迎來瞭“雙區”驅動、“雙區“疊加以及改革開放45周年的重要節點。新時期帶來的新形勢、新課題、新挑戰和新機遇,都對深圳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出瞭與時俱進的更高要求,這便是深圳人文社科研究機構的共同課題與歷史使命。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