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由中交天健联合体承建的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主跑道区回填砂比计划提前两周实现全线合龙贯通,这是中交建设者开展“六比六创·三型一流杯”劳动竞赛后,不断掀起施工高潮向高质量履约目标迈进取得的一个重要节点成果,为项目后续进入地基处理和滑行道区陆域形成创造了前置作业的重要条件。

1

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场地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工程是国家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工程以及深圳市重点建设项目,由中交天健EPC联合体负责承建。

规划用海面积约285.5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内容包括约237万平方米的陆域形成与243万平方米的软基处理。项目包括外海堤、跑道区、滑行道、土面区、水面区、场区围堰、穿越道及绕行滑行道七大功能分区。其中跑道区建设全长为3650米,宽75米,设计回填中粗砂量约为386万立方米,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功能区,施工标准要求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包括基槽开挖、陆域回填砂和地基处理等多个环节。

工程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开工,历时两年建设。在广东省、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深圳市机场集团及中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中交建设者克服了疫情、材料涨价、季风等不利因素影响,项目进展顺利,并于今年初不断掀起施工高潮,进入了向全面完成工程建设目标冲刺的施工高峰期。

中交天健联合体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场地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工程EPC项目部总经理于建国介绍:“工程因受地理位置影响,项目需要‘多管齐下’破解砂石料供应难题,项目团队依照‘全面履约、保工期、保信誉’的工作要求,精心抓好策划,持续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合理调配人、材、机,并以劳动竞赛为抓手,发挥广大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性创造性,并积极与外部单位协调沟通,破解了砂料供应和卸货等难题。”

为确保施工顺利推进,面对临近沿江高速桥梁通航孔通航能力仅1000吨位级限制和场内水域狭窄的难题,于建国带领项目团队加大设备投入,累计组织近260艘船只进场施工,并在沿江高速桥外的有限水域内划出施工空间,增加3艘大型泵砂船同步施工,现场吹填砂连续多日突破10万立方米的施工目标,施工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保障了主跑道区回填砂提前实现全线合龙贯通。

日前,上千名中交建设者和数百艘施工船舶、数百台施工车辆机械正奋战在深圳机场三跑道施工现场,朝着4月30日完成陆域形成回填砂的重大节点热火朝天地挺进。

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能力,为形成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促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有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

记者/袁佩如

通讯员/于建国 肖明葵 高松 肖天耀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