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如今,制造業已經進入智能化時代,很多工業機器人走上瞭生產線。但是,面對突發的疑難雜癥和復雜部件的加工,手握“絕活兒”的技師必不可少,他們還成為瞭這些機器人的師傅。來認識航天科工三院239廠的焊接首席技師陳久友。
半夜12時,航天科工三院239廠首席技師陳久友緊急趕往車間,因為某飛航武器裝備關鍵零部件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瞭兩個月牙形的凹坑,急需補救。
目前,產品的研制生產周期由5年以上縮短到2年左右,工廠的加工周期都是在按小時排班。這個產品一旦無法修復,至少要花2個月才能重新加工交付。為此,焊接專業的博士韓翼龍與其他師傅小心翼翼地設法補焊瞭一次,卻沒有成功。
面對難題,陳久友已經習慣瞭說“沒問題”。在廠裡,隻要遇到啃不動的“硬骨頭”,大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航天科工三院239廠焊接首席技師 陳久友:我自己如果說認定這件事瞭,那我肯定要把這個事要幹好。幹好的前提是我自己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金剛鉆”,絕對不攬這“瓷器活”。
這個零部件凹下去的部分隻有1毫米厚,焊接時稍有不慎,焊接面就可能瞬間開裂。
兩個多小時後,陳久友終於完成瞭這個關鍵部件的補焊。
補焊後,原來的凹陷處看起來已經平滑如鏡。X光將檢測補焊的最終質量是否合格。
讓韓博士十分佩服的陳久友中專畢業於北京市機械工業學院,他在焊接一線已經紮根瞭23年。
手持焊槍、火光四濺,這是傳統焊接工匠給我們的印象。當航天產品進入智能化時代,陳久友這樣的焊接高手,已經深度參與到瞭智能化設備的科研進程中。他正在操作的就是航天系統第一臺國產萬瓦級智能激光焊接裝備。以前這些隻能用進口的激光焊接設備加工,不但價格昂貴,還受到國外的技術封鎖。
為瞭解決這個“卡脖子”難題,廠裡成立瞭攻關小組。就在第一代國產激光焊接裝備開始調試時,大傢發現,它隻能進行兩個方向的簡單平面加工,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要實現復雜零部件的智能加工,最大的難點在於焊接路徑的規劃。
焊接路徑規劃,關鍵在於重新建立一套適用於國產激光器的焊接參數。攻關小組進行瞭反復實驗,都失敗瞭。
當同事們倍受打擊,甚至有的人想放棄的時候,陳久友卻始終堅持著。一年多裡,他跟設備廠傢無數次地溝通,還自學機器人的工作原理,主導瞭大量的實驗,終於攻克瞭復雜結構焊接路徑規劃的難題。
如今,這套12000瓦國產激光焊裝備,已經廣泛應用於飛行器復雜構件的焊接,有效緩解瞭高端裝備受制於國外的局面。
而訓練這臺酷炫的機器人,也成瞭陳久友的一項新工作。
一般在智能加工前,先要進行復雜的編程。現在陳久友拖動機械臂,讓它模擬人的操作軌跡來進行焊接,一兩分鐘就能完成程序設置。
機器人加工的普及,讓加工越來越便利。但是在陳久友的大師工作室,手工焊接訓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科目。
如今,工業機器人越來越普及,很多年輕人喜歡操作機器,不願在手工操作技藝上下太多苦功夫,這讓陳久友深感痛心。
航天科工三院239廠焊接首席技師 陳久友:焊接很苦,勞動強度也比較大,很多新人不願意(幹)。搞技術行業就得踏踏實實的,把老一輩的技術傳承能夠繼續走下去,他們(年輕人)就是一個接力棒。我們這個技能水平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去探索,成就後期的制造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