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柳寧馨 廣州報道
截至8月23日,全國31個省份1-7月外貿進出口數據全部出爐,17個省份進出口增速跑贏全國。
1-7月,主要外貿大省承壓前行,穩中有進: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為45527.7億元人民幣,位列全國省份第一,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分別位列2、3、4、5名,進出口總值分別為29266.5億元、27830.1億元、24460.2億元、20679億元,此外,山東、福建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破萬億。
一些省份具有後發優勢,外貿進出口值呈現高速增長趨勢。從增速看,今年1-7月,全國17個省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正增長,其中,新疆同比增長59.3%,廣西、內蒙古、海南增速均超20%,此外,黑龍江、貴州、青海增速均超10%。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表示,與廣東等外貿大省相比,新疆、廣西等省份外貿體量相對較小,還受限於自身競爭力,一旦當地交通、產業、政策等因素得到改善,能夠迅速帶來外貿數據的增長。同時,要持續觀望未來幾個月上海、廣東等外貿大省的數據,目前國際市場景氣程度下滑,下半年更能觀察外貿持續增長情況,瞭解中國外貿的真實韌性。
7省份外貿進出口破萬億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在國際需求放緩的大趨勢下也難以“獨善其身”。
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55萬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出口13.47萬億元,進口10.08萬億元,同比分別為增長1.5%和下降1.1%。
不過,雖然全球主要經濟體景氣度繼續回落,外需不振,我國整體外貿數據趨冷,但各省份外貿表現仍有不少亮點,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福建7省份今年1-7月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萬億元人民幣。
主要外貿大省穩住瞭出口規模,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從外貿第一大省廣東的數據來看,今年1-7月,廣東外貿進出口4.55萬億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3萬億元,增長3.1%,創歷史同期新高。
廣東在出口、進口產品方面均實現結構提升,1-7月,廣東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分別增長570.8%、23.9%、44%。能源產品進口需求旺盛,1-7月,廣東進口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產品695.1億元,增長30%。這背後,揭陽等地的石化大項目發揮重要進口支撐作用。
上海外貿進出口呈現穩中提質特征。今年1-7月,上海市實現進出口總值2.4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4%,較2021年同期增長10.4%,其中,出口9959億元,增長9.3%;進口1.45萬億元,增長6%。
高科技、新能源產品同樣是上海外貿出口的重要增量。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出口分別增長159.5%、130%、39%。
在白明看來,今年前7個月上海外貿進出口的高增長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去年低基數的影響,二是上海物流、外貿產業回歸正常、恢復增長,“因此,未來幾個月的外貿數據十分關鍵,能夠看出上海外貿恢復的真實情況”。
對江蘇、浙江、山東、北京、福建等省份而言,則是喜憂參半。今年1-7月,江蘇的外貿進出口規模位列第二,但增速並不太好看,同為深度“鏈”入全球經濟循環的外貿大省,江蘇外貿進出口總值2.93萬億元,同比下降6.7%。其中,出口1.89萬億元、下降5.1%,進口1.04萬億元、下降9.5%。
不過,從環比看,江蘇外貿7月份進出口總值比6月份增長0.4%,延續月度環比正增長,顯示出較強韌性。同時,高附加值產品、綠色產品也潛藏著新的機遇,1-7月,江蘇外貿“新三樣”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出口貨值同比分別增長0.5%、51.4%、408.5%。今年6月,江蘇出臺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14條”,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這一政策有望在接下來幾個月發揮效果。
福建的外貿進出口也出現瞭小幅下滑,1-7月,福建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3.1%,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9%。今年7月,福建省出臺加力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八條措施,更好發揮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支持福建外貿高質量發展,例如拓展鏈式承保提升產業韌性。
其餘幾個外貿大省的關鍵詞則是“穩”,基本扛住瞭全球經濟下行、需求持續萎縮、外貿受到沖擊等風險。今年1-7月,浙江、北京、山東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分別同比增長3%、3.8%、1.1%,出口總值分別同比增長2.3%、13%、1.6%。
“黑馬”的突圍
出口數據反映產業復蘇,進口數據則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費復蘇。
以廣東為例,雖然廣東1-7月累計進口仍為負增長,但降幅在逐月收窄,單7月進口同比增長-0.4%,這項數據4月、5月、6月的同比增長為-12.9%、-7.6%、-6.8%。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陳萬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7月廣東外貿進口降幅收窄,這是一個好的跡象,意味著國內消費需求回升,未來5個月的進口表現值得期待。
今年1-7月,17個省份進口總值呈正增長,西藏、新疆、內蒙古、廣西、青海、寧夏、湖南7個省份同比增長超20%,雖然這些省份進口體量不大,但能夠成為未來的重要增量。
白明認為,未來幾個月,國內外經濟形勢仍不明朗,挖掘進口潛力不僅要看數量,更要註重質量,註重進口結構調整,“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到合理區間,能夠帶動相關進口,有望為生產各環節降低成本,應把握這一有利因素”。
從區域比較看,1-7月出現瞭不少外貿進出口增速“黑馬”省份,例如新疆、廣西、內蒙古、海南。
今年前7個月,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831.6億元,同比增長59.3%,其中,出口值1538.1億元,同比增長62.5%;進口值293.5億元,同比增長44.3%。
據烏魯木齊海關分析,首先,新疆10個地州市外貿保持正增長,南北疆外貿區域發展更趨均衡;其次,新疆邊貿為主的貿易結構穩定,貿易夥伴更加多元化;同時,新疆開放平臺功能持續發揮,基礎設施聯通卓有成效。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新疆與貿易攸關國礦產、農產品等資源性商品供應鏈合作逐步加深,今年1-7月,新疆對俄羅斯外貿進出口13.89億美元,同比增長85.2%;對中亞五國進出口1465.8億元,增長67.6%。
廣西則搭上RCEP紅利釋放的“快車”。今年前7個月,廣西外貿進出口額達3935.1億元,同比增長34.4%,其中,廣西對RCEP其它成員國進出口2154.4億元,增長67.2%,占54.7%,這之中,對東盟進出口增長71.6%。
可以發現,外貿大省由於和世界市場、產業鏈聯系深,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影響,而一些後發優勢省份與區域市場綁定更深,容易受到區域市場氣候變化影響,一旦基礎設施、外貿政策等明顯改善,這些後發優勢省份的外貿進出口增量明顯。
在白明看來,對新疆、廣西等省份而言,外貿增長動力還主要來自於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具體來看,這些省份具有市場要素的後發優勢,也趕上國傢支持中西部發展的政策,同時,“向西開放”的戰略定位將這些省份推向市場前沿,而外貿大省的產業轉移也給它們帶來更多機遇,未來,發展的空間會越來越大。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