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28日電 (記者 劉大煒)“瞭解祖國最好的方式就是前往內地交流。隻有深入瞭解國傢發展,學生們才能尋找到發展帶來的機遇。我們組織學生前往內地研習、交流就是希望做到這一點。”香港培僑中學校長伍煥傑27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接受采訪時,他剛帶領學生完成前往福州市的研習交流。
培僑中學一直有系統組織學生前往內地研習交流的傳統。伍煥傑介紹,他就讀於培僑中學時便已有相關安排。如今,學校將研習交流作為一門課程來推動,幫助學生們認識國情。每年學校都設立“成長學習周”,帶領中一到中五年級(即初中一年級至高中二年級)的學生走出校園,其中,初中年齡段的孩子主要在香港本地活動,高中年級的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內地。
“成長學習周”期間,不同帶隊老師會根據其教授的課程對具體行程進行細致規劃。伍煥傑表示,以往研習交流以地理、歷史兩科的內容居多,最近幾年,學校增添瞭解國傢和特區政府政策的相關內容。他舉例說,疫情前,學校曾連續3年組織到粵港澳大灣區進行學習交流。
“培僑中學在大灣區每個城市都有‘姐妹學校’,交流過程能讓兩地孩子互相交朋友。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瞭解國傢的發展機遇,幫助他們認識大灣區、參與大灣區的建設。”伍煥傑說,除“成長學習周”外,學校也不時組織小型研習交流團前往內地。
談到前往內地交流的方式,伍煥傑介紹道,在交流團出發之前,老師不僅進行細致的行程設計,也會安排行前會,讓同學們收集資料,從而對參訪點有基本瞭解。參訪過程中,學生們也會積極提出問題,並通過考察走訪尋找答案。行程結束後,老師和學生們還以不同形式進行總結。隻有這樣學生們才能提升學習興趣、深入瞭解國傢發展現狀,研習交流活動的舉辦才會有意義。(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