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26日電 題:香港人口回升的“吉祥之兆”不會“曇花一現”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香港特區政府日前公佈的最新人口數字顯示,截至今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字止跌回升至749.1萬人。其中,17.4萬名香港居民凈移入是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

近幾年,“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使得不少港人滯留海外,香港人口數量出現停滯甚至下跌,“移民潮”遂成為外界唱衰香港的常用語,令香港社會大受打擊。如今香港人口止跌回升,恰恰是對這些唱衰聲音的最好回應。

香港短期內人口增長的原因,一方面固然得益於香港與內地及海外全面“通關”後社會逐漸復常,海外港人得以回流;另一方面,更離不開特區政府積極“搶人才”“搶企業”措施的成效,不斷為人口增長註入動力。

據統計,今年首七個月,特區政府各項新增或經優化的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12萬宗申請,批出超過7.5萬宗。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接獲逾4.1萬宗申請,批出超過3萬宗。此外,特區政府積極吸引企業來港,也為更多海外人才來港尋求發展機遇創造瞭條件。

值得註意的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傢超近日透露,特區政府準備進一步放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申請條件。除瞭世界百強大學外,也會考慮培養優秀人才以及特殊專業的院校人才的引進,尤其是與香港“八大中心”定位相符專業的人才。此舉顯示特區政府對於“搶人才”措施的決心。可見未來幾年,優秀人才的引進勢必會成為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在全球老齡化趨勢及低出生率的大環境下,人口流入是一個國傢或地區發展的動力,也是能從側面反映其吸引力的重要指標。“人口回升,吉祥之兆”,正如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所言,人口增長再次印證香港仍是一座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然而,需清楚認識到,不能將人口短期增長現象簡單解讀為“回港潮”。因為無論是海外港人的回流還是海外人才的移入,都離不開疫情後香港恢復與各地聯通的“窗口紅利期”。如何吸引海外人才長期留在香港,是特區政府在“搶到人才”後應著力的方向。其中,離不開改善就業和生活環境,為人才來港創造經濟保障。

此外,生育率偏低、人口老齡化嚴重仍是特區政府亟待解決的難題。對於特區政府來說,不僅要采取措施積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要思考如何營造良好的社會生育環境、改善出生率偏低的問題,長遠解決香港人口問題。也隻有如此,香港的人口結構才能可持續發展,“吉祥之兆”才不會“曇花一現”。(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