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19日電 題:陳祖恒:香港制造業須同創新科技“並船出海”

中新社記者 劉大煒

曾經,飲過工業發展“頭啖湯”(粵語,意“第一口湯”)的香港,高峰時期工業占本地生產總值近三成。但隨著制造業持續外遷,工業占比逐年下降。面對全球工業及科技急速發展的趨勢,香港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陳祖恒對中新社記者直言,“再工業化”發展是必行之路。而實現“再工業化”絕不是重走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老路,須以創新科技推動轉型升級。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陳祖恒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中新社記者陳永諾攝

陳祖恒出身於香港一個以制衣聞名的傢族,傢中經營的聯泰控股有限公司,現已是全球領先的時尚服裝及包袋配飾制造企業。1999年,在美林證券(亞太)公司擔任財務分析師3年後,陳祖恒加入傢族企業,主理收購合並業務。

“年輕人容易有新思維。隻有接觸新事物,才會從中找到機遇。”陳祖恒說。跨國集團的工作經驗給瞭他看待企業經營的不同眼光。在他的建議和打理下,企業完善瞭治理架構,建立瞭平臺吸引人才,業務持續增長,於2004年成為上市公司。任職期間,他還遊走於東南亞各國,將企業生產網絡由內地擴展至海外地區,而香港總部則從事研發、設計等業務。

深耕紡織制衣業20餘年,陳祖恒明白,香港經濟發展不能僅靠金融服務業“一枝獨秀”。於是,在立法會議員任期開始後不久,陳祖恒提出“制訂全盤工業藍圖,推動香港工業發展”的首份議案,推動制造業與創新科技“並船出海”。

“科技創新和工業發展兩者不可分割。”陳祖恒以紡織制衣業為例分析說,全球紡織制衣廠商的發展道路離不開材料和品牌兩個方向,其中材料研發與創新科技密切相關。如今消費者對服裝的防水性、透氣性、保暖性等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廠商不斷推陳出新以滿足市場需要。“於是,我們在香港設置瞭研發中心,研究具有優良性能且環保的材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變化。”

除材料外,創新科技也促使紡織業的制造方式由人工化向自動化方向轉變,而數據化發展則是紡織業發展的新趨勢。陳祖恒說,通過數據,企業可以實時瞭解所需訂單和材料的最新情況,也能升級目前產業鏈的自動化程度、提升效能。得益於香港數據自由流通的優勢,香港的一些傳統紡織業廠商已完成數據化轉變。“隻有將數據帶來的機遇發掘出來,我們的競爭力才會越來越高。”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陳祖恒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中新社記者陳永諾攝

當然,香港的“再工業化”絕不能局限於本地,也不是構建全產業鏈的“單打獨鬥”。陳祖恒認為,香港最大的優勢在於“一國兩制”,隻有將香港的“再工業化”發展放入國傢先進制造業產業鏈條上通盤考慮,才能補充自身在人工成本、科研成果轉化以及產品量產等方面的短板,發揮1+1>2的協同效應,打造香港發展新引擎。

“每個行業、每個城市、每個國傢在不同時代都有其自身的發展模式。”陳祖恒補充說,當前香港雖然面臨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的挑戰,但也有來自國傢“八大中心”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天時”。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香港制造業更需運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地利”,從被動應變轉為主動求變,把自身發展起來。(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