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8月15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後代代表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祭廣場撞響和平大鐘,祈福和平。/受訪者供圖

  2023年8月15日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78周年紀念日。8時15分,12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後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撞響和平大鐘。鐘聲迴蕩在廣場上空,警醒著世人:南京不會忘記歷史。當天上午,“南京永遠不會忘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主題活動”在紀念館公祭廣場和《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展區舉行。第二批10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後代接過“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接力傳承歷史記憶、傳播歷史真相。/大公報記者 陳旻南京報道

  上午8時15分,王素明老人的女兒徐宏和女婿夏天行、楊靜秋老人的外孫女周肖燕、黃桂蘭老人的重外孫女陶心怡等12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後代撞響13響和平大鐘。鐘聲久久迴蕩在廣場上空,時刻警示人們:銘記歷史記憶、守護歷史真相。

  “當鐘聲敲響時,思緒回到那段令人痛心的歲月。鐘聲是對死難同胞的哀悼之音,更是警醒後人之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親屬夏天行說,2022年,他的嶽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王素明因病去世。2022年8月15日,他和妻子徐宏成為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

  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39人

  截至目前,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幸存者僅剩39人,平均年齡超過93歲,歷史記憶傳承的重任已轉交給幸存者後代。在2022年8月15日,紀念館為13位幸存者後代頒發瞭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

  上午9時,紀念館為近期去世的幸存者阮秀英、楊靜秋、高恒發舉行熄燈儀式後,為第二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頒發證書。幸存者劉民生老人、方素霞老人,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館長周峰,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會長張連紅分別為幸存者後代頒發證書。

  “幸存者後代與幸存者朝夕相處,對戰爭創傷體驗更有‘切膚之痛’,他們在傳承南京大屠殺記憶中的作用不可取代。”張連紅強調,傳承這段創傷記憶,不是為瞭延續仇恨,而是要從這段人類浩劫中吸取教訓,積攢和平力量,阻止新的暴行發生。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黃桂蘭的重外孫女陶心怡1999年出生,正在南京藝術學院就讀,她說,“我的專業方向是展示設計,我經常會和同學朋友來紀念館參觀,不僅學習紀念館的展陳佈局,也學習這段歷史。作為幸存者後代,我有責任把這份歷史記憶傳承下去。”

  10名外國留學生參加活動

  第二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關若欣來到在紀念館悼念廣場“歷史證人的腳印”銅版路,這裡矗立著她的太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彭玉珍的銅像。這尊雕像挽起右褲腿,向眾人展現腿上被日軍子彈打穿的疤痕。老人在世時,關若欣曾陪同她來到紀念館拓腳印。如今,關若欣為觀眾講述老人經歷苦難卻頑強堅韌的一生。她說:“太婆雖然離開瞭我們,但是她的銅像和腳印將永遠記錄、訴說著歷史真相,警示後人牢記歷史。”

  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記憶既刻錄在中國人的記憶裡,也警醒於世界的記憶中。當天,10名來自美國、德國、波蘭的外國留學生們一同參加瞭活動,他們平均年齡25歲,畢業或在讀於全球知名高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