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8月13日電 題:香港女企業傢:乘大灣區優勢  冀推動中醫藥產業化

中新網記者 蔡敏婕

“香港氣候濕熱,涼茶店隨處可見,一度是香港民間日常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主要選擇。”香港全港各區工商聯女企業傢聯合會副會長伍艷玲近日在廣東深圳接受采訪時,言語中充滿瞭對中醫藥的回憶。如今,乘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優勢,她把目光聚焦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計劃在廣州開設中醫康復門診。

香港全港各區工商聯女企業傢聯合會副會長伍艷玲   蔡敏婕攝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香港中醫藥產業帶來難能可貴的機會,各方需要密切合作,抓緊機遇,推動長遠規劃。”伍艷玲說,“我覺得可以借助香港對標國際市場的優勢,助中醫藥產業標準化”。

中醫治療堅持“三因制宜”、辨證論治的原則,隻有在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基礎上,才能有效發揮中醫藥辨證論治的優勢。中醫藥在香港長久以來受到民眾青睞。伍艷玲說,在香港的大街小巷,藥店會根據不同季節特征制成不同的涼茶,供市民選擇,“我傢一直有中醫藥的氛圍,小時候傢裡煮涼茶,喝瞭身體會舒服,從小我很重視健康”。

伍艷玲說,香港中醫藥店鋪裡的養生知識,很多都是從內地流傳至香港。“古有李時珍遍訪名山大川,在民間尋找本草和藥物標本,我也曾開啟到內地尋醫識藥之旅。”伍艷玲表示,她曾到訪山東、寧夏、貴州、湖南、廣西等地的中醫館,嘗試當地的藥材,“內地不少中醫館與時俱進,借助一些現代科技設備和方式,幫助中醫藥拓展療效,同時,我還在內地看到瞭很好的中藥材”。

伍艷玲參加深圳前海中小港企服務中心參觀交流活動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國傢鼓勵中醫藥發展的各類政策頻出,中醫藥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期,中醫藥出海也取得瞭積極成效。伍艷玲也是行走的“中醫藥文化交流熱心推廣者”,“在中醫館,我遇到一位來自英國的女士,隨手拿著一個裝著溫水的保溫杯。我看她對中國養生文化感興趣,於是便與她交流中醫藥養生的相關話題,還根據她的身體情況,為她疏通經絡。”伍艷玲說。

“最初到海外,比如歐美國傢,客戶都是華人群體。但現在已經有很多‘老外’等待我推薦藥方。”伍艷玲說,在交流中發現,中醫藥要更好地“走出去”,應該用當地的語言解釋中醫藥的一些概念和思想,同時,也需要用好香港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心的角色,讓生活在其中的外國人也能更便捷地體驗中醫服務。

香港國際化程度高,擁有傳統醫藥國際化平臺,較早建立瞭一套相對完備的中藥標準體系,中藥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具備成為中醫藥國際樞紐的潛力。澳門與葡語系國傢聯系緊密,近年來澳門把中醫藥作為多元化發展的重點領域,擁有一批高層次中醫藥機構,探索“以醫帶藥”國際化推廣模式受到廣泛認可,具備成為中醫藥走向葡語系及歐盟國傢橋頭堡的潛力。

對於當下要建設中醫藥高地的大灣區來說,伍艷玲認為可以依托大灣區中醫資源和經驗,開設有針對性的英文類中醫班或院校,為中醫藥跨文化交流和應用培育人才。

“2025年,香港能建成首傢中醫院,這對中醫藥在香港的發展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伍艷玲期待,傳統中醫藥的創新發展,可以借助香港的優勢,在對標國際化方面,提升產業服務能力方面繼續深化。“這是香港可以牽手內地中醫藥行業一起發展和創新的著力點。”目前,伍艷玲也正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奔走。(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