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深處,天氣漸暖。山上的杏花次第開放。

  這裡是河北省灤平縣虎什哈鎮北山根村。從鎮上到村裡,有八九公裡。嶄新的柏油馬路,將車程縮短到十來分鐘。

  北山根村駐村第一書記陳煥秋指著河邊一個身影對記者說:“瞧!這老郭又來看鳥來瞭。”

  老郭全名郭瑞民,是北山根村黨總支書記。他放下手裡的望遠鏡,招呼著我們:“看到沒,那大鳥,白色的那個。”

  “這是蒼鷺,我們這兒管它叫撈魚鸛。這鳥啊,珍貴著呢!”老郭打開話匣子,“蒼鷺是這幾年才來的。現在河水水質好瞭,魚多瞭,所以它們才來我們這兒安傢。除瞭蒼鷺,我還見過黑天鵝、鴛鴦、赤麻鴨。嘿!瞅著心裡真舒服。”

  河的兩側修建瞭整齊堅固的堤壩。“這條河叫金臺子河,是潮河的支流。潮河是北京密雲水庫的兩大入庫河流之一,生態價值極為重要。這些年,在北京、河北兩地政府合力推動下,潮河生態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這條堤壩就是北京出資興建的,去年發大水,管瞭大用瞭。”陳煥秋介紹。

  “你看這水多幹凈。”老郭接過話茬,“夏天風景最好,河水會漲起來,堤壩兩邊的花也都開瞭,那叫一個漂亮。”

  五六年前,金臺子河還不是這番景象。

  “過去河兩邊到處都是垃圾,環境別提多差瞭。不僅水質不好,河兩邊的山也光禿禿的。做飯、取暖要生火,大傢都去山上砍柴火,那山就跟剃瞭頭似的。”老郭回憶道。

  北山根村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優雅的中式牌樓。穿過牌樓,是一條寬闊的柏油路,路西邊是健身廣場,廣場東北角是大舞臺。村裡每傢每戶都有一座小院,中式的院墻,白墻黑瓦。問起村民,都說村裡這幾年大變樣。

  “過去,遇上雨天,路上都是泥水。”70多歲的村民金鳳俠快人快語,“現在來我們村,腳都沾不上泥。做飯也不燒煤和柴火瞭,改用電和煤氣,取暖用上瞭空氣能。”

  “山上柴火現在沒人要,去一趟還嫌累呢!”陳煥秋跟金奶奶開起瞭玩笑。他接著說,這幾年,北山根村環境變好,得益於政府的不少好政策。“從美麗鄉村建設到脫貧攻堅專項行動,從植樹造林到河道整治,政府實實在在投入瞭不少真金白銀。老百姓真真切切得瞭實惠,生態好瞭,人們的精氣神更足瞭。”

  “確實是這樣。就拿護鳥來說,現在村民要是在地裡發現受傷的珍稀鳥類,都會第一時間撥打林業局的電話。保護生態,人人都能出份力!”老郭補充道。

  從閑聊之中,看得出陳煥秋與老郭之間的默契。陳煥秋駐村7年,早已把北山根村當作第二故鄉。

  說到陳煥秋,老郭話裡透著欣慰:“我倆分工明確,配合密切。他的優勢是政策吃得更透,我對村民相對更瞭解。最重要的是,我們倆都想把村子建設好。”

  村裡有一處農傢院,3排大瓦房。“這是村裡一對年輕夫妻開的農傢樂,生意不錯。”老郭說,“為啥?菜價不貴,環境好啊。後面是山,前面是河,從河裡釣上的魚,片刻就能上桌,多新鮮!要是村裡能多開幾傢,形成規模就更好瞭。”

  北山根村原來是貧困村,2018年成功脫貧。這幾年,陳煥秋和郭瑞民一直琢磨著如何發展產業,帶領村民繼續增收致富。

  “我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把鄉村旅遊搞起來。前兩天,已經有投資人來看瞭。他們爬瞭後山,對這兒的生態很認可。等杏花漫山遍野,我再請他們來一次。”老郭說。

  “這事有譜!”陳煥秋說。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