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林俊德,我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傢,駐疆某部隊原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參與瞭我國所有的核試驗,一輩子隱姓埋名,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作出瞭重大貢獻。

清明追思,我們的記者近日采訪瞭林俊德的兒子林海晨,他為我們講述瞭十年前父親在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後,放棄化療和手術,繼續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感人故事。

唐都醫院護士 趙俊青:所有的人都在跟院士說,您現在不適合坐起來。但林俊德院士就說瞭一句,躺在床上就是病人,坐起來就是正常人,哪怕是隻有幾個小時,我也要在最後的時間,他就是一定要坐著工作。

林俊德兒子 林海晨:他什麼都不讓進來,你就讓我安安心心工作,也不要來看望我,不要那些,他爭分奪秒搶時間。他那個時候感覺就是說,我的時間已經不多瞭,你們就不要來占用我這個寶貴的一點時間,讓我把這些時間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林俊德放不下的事業始於新疆馬蘭。1963年,我國首次核試驗的準備工作全面展開,25歲的他接受瞭研制測量核爆炸沖擊波壓力自記儀的任務,他帶領著和自己同樣年輕的科技人員一起,紮根大漠,從零開始,開展瞭艱苦的技術攻關。

林俊德:自己設計鐘表機構,加工第一批出來以後不好使,我是一個牙齒一個牙齒銼,調整公差,連夜那麼做,這個實踐過程很有趣,結果還是把它做成瞭。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佈泊爆炸成功,林俊德負責研制的壓力自記儀準確測量到瞭核爆炸沖擊波的參數,為我國首次核試驗留下重要數據。之後,從原子彈到氫彈,從大氣層到地下,他帶領團隊研制出系列測量系統,在我國歷次的核試驗中得以成功運用。

       林俊德:你這個成功的關鍵是什麼?一個是機遇,一個是發狂。成功不成功的確有個機遇,比如說我也做瞭點工作,好像取得一點成功,的確是國傢有這個舞臺,搞核試驗,剛好把你放在一個很關鍵的崗位上,讓你有去闖的機會,沒有這個當然你也就沒有成功,是不是?第二個是要發狂,一旦抓住機遇你就要發狂地工作,想著不可能的事就可能瞭。

林俊德:戎馬一生 魂歸馬蘭

在生命最後的兩天時間裡,林俊德在電腦上整理瞭大量資料,三次打電話指導或詢問科研工作,兩次召集課題組成員佈置後續任務。2012年5月31日20時15分,他終於放下工作,可以休息瞭,享年74歲。

林俊德兒子 林海晨:他很平靜。他說我這輩子按他生前那種說法,幹的這件事,他走得應該不是很心甘,但是還算可以。唯一覺得遺憾的就是這個病情急轉直下太快,他沒有把他手頭所有的事情交代完。

林俊德:咱們國傢進行這麼一個偉大的事業,自己有幸在一輩子中為這個工作作點自己微薄的貢獻,還是覺得非常榮幸,這輩子也夠瞭。能做那麼一件事,覺得人生價值也得到充分體現瞭。

林俊德去世後,按照遺言,他的骨灰埋葬在瞭新疆馬蘭,從此,他與戰友一起永遠守護他們曾經戰鬥瞭一輩子的地方。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