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張偉澤 香港報道

“我們對香港的承諾是永久的,無論其他商業機構作何變化,我們都將在香港增加投入,擴大發展。目前中資銀行在香港市場份額占36%,建行等中資銀行未來在香港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中資銀行在香港金融體系中“壓艙石”的作用會愈發明顯。”建設銀行(亞洲)副董事長及行長張駿在7月12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建行(亞洲)前身是於1912年在港成立的廣東銀行,也是香港第一間由華人創辦的銀行,2006年,中國建設銀行與美銀集團達成收購協議,同年更名為建行(亞洲)。建行(亞洲)繼承瞭服務香港的初心,深耕香港,為香港融入國傢發展大局,以及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做出貢獻。

作為在港央企,建行(亞洲)積極為謀求市民福祉努力。張駿指出,香港雖然金融業高度發達,但金融服務不均衡。“在中環這樣的金融中心,銀行服務商遍佈;但在相對偏遠地區,普惠金融則是難以觸達。作為在港央企,建行(亞洲)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讓普惠金融的服務觸達到每一個市民,保護相對弱勢的客戶群體。”張駿說道。建銀亞洲是首批響應特區政府號召在天水圍等偏遠地區開設分行的銀行之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服務香港市民。

張駿坦言,目前高企的美元利率對香港銀行業帶來挑戰,高利率環境導致整體市場信貸需求不足。但他認為,這些經濟周期帶來的影響是暫時性的。他透露,盡管上半年情況相對困難,但建行(亞洲)上半年的信貸規模仍保持溫和正增長,建行(亞洲)的凈利潤更是達到兩位數的增長。

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長期以來都發揮著連通境內外資本與市場的重要橋梁作用。依托香港國際化平臺,建行(亞洲)一直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助力香港打造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

中國建設銀行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於2017年成立。經過多年發展,2022年,建行(亞洲)被香港金管局指定為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一級流動性提供行。建行(亞洲)同時也是港股通、債券通的結算行及外匯兌換行以及“互換通”首批境外參與機構。2023 年一季度,通過建行(亞洲)參與債券通“北向通”跨境人民幣債券交易量達 183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06%,居市場第四名。

對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張駿認為,目前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比例與中國在世界中所占GDP比重不對等,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有廣闊的前景。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僅約為2.7%,但同期中國GDP占全球GDP的比重為18.4%。

截至去年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張駿指出,香港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資金量巨大,投資者對持有的離岸人民幣保值增值需求巨大。因此,針對離岸人民幣的金融產品服務的發展前景廣闊。

6月5日實施的“港幣-人民幣雙櫃臺模式”就為離岸人民幣打開瞭新的投資去向。在此模式下,投資者可以互換同一個發行人發行的港幣櫃臺證券及人民幣櫃臺證券,投資者可直接用人民幣購買港股。

對此,張駿表示,“雙櫃臺模式”能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以及港股交易量帶來正面影響,建行(亞洲)將積極響應“雙櫃臺模式”,持續優化和提升雙櫃臺交易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快更便捷的服務。

1/3的海外資產貢獻一半營收和利潤

建行(亞洲)資本市場部總經理李林峰透露,建行目前在海外的資產僅占不到1/3,但海外的營收和利潤占比卻都接近一半。下一步,建行(亞洲)將發揮區域總部作用,將海外審批中心、海外金融科技中心等海外管理的職能部門安置於香港,致力於助力香港成為“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

從2023年開始,建行(亞洲)的業務經營區域擴大至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RCEP成員國傢,以及中東地區,海灣六國(阿聯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和中亞地區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李林峰指出,建行(亞洲)將持續為“一帶一路”發展項目提供項目融資、國際銀團及雙邊貸款等多元化產品。

除瞭融資需求,建行亞洲也積極推動中國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建行(亞洲)以 “全球撮合傢”平臺為基礎,構建金融服務新渠道,實現從傳統“支付中介”、“信用中介”到“信息中介”,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進行需求撮合、商機推薦服務。

建行“全球撮合傢”是中國建設銀行推出的B2B跨境智能撮合平臺,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為商傢進行需求撮合、商機推薦服務。

2021年,依托 “全球撮合傢”平臺,中國與馬來西亞逾200傢企業通過視頻進行瞭上百場線上對接,兩國多傢知名企業在對接會上簽署瞭新科技汽車、綠色鋼鐵、清潔能源等多項投資和貿易協議,簽約總金額達12.86億美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